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5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博通欲“强娶”高通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当自强

[复制链接]
357 0


  记者 李兴彩 编辑 全泽源

  博通1300亿美元要约收购高通遭抵制后,博通仍不死心,近日该公司公布了11名高通董事提名人选,意欲强推敌意收购。

  “如果博通并购高通成功,那全世界的通信行业都将给这家公司打工。”芯谋研究产业总监王笑龙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如果“双通”合并成功,新公司将掌握整个通信产业链上各环节的芯片(IC)设计能力,这对中国的电信基础设施和手机产业将构成重大影响。

  “双通”博弈变数大

  美国当地时间11月6日,半导体巨头博通公布了针对高通的要约收购,计划以60美元现金+10美元博通股票,按照每股70美元的价格,斥资1300亿美元(包括250亿美元负债)收购移动通信芯片巨头高通。

  该收购要约一出世,市场一片哗然,业内人士纷纷预计该项收购将遭到高通抵制。果不其然,高通在11月13日回绝了博通的收购提议。高通董事会认为,博通的收购价“严重低估”了高通的价值,也未反映监管的不确定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正是高通现在面临的困境给了博通提出收购计划的机会。作为一家通信芯片公司,高通开创了3G和4G时代,推动了智能手机革命,但随着华为等后起之秀的崛起,高通在通信芯片市场的营收和利润均在下滑,在5G时代的领先优势也有所下降,这也拖累了高通股价。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两三年中,高通的“专利收费”模式频频受挫,遭到多个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和罚款,仅在中国就收到了60亿元的罚单,高通的股东也开始对该盈利模式的持续性产生分歧。

  在被高通明确拒绝后,博通先表示将提高收购价格,继而发起“恶意收购”:博通于当地时间12月4日公布了一个11位提名候选人名单,拟在2018年高通股东大会上取代高通现有董事会。对此,高通在其声明中予以证实,但认为博通此举严重低估高通价值,并将损害高通股东权益。

  博通是否能够成功收购高通?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此庞大的收购要通过美国、中国、欧盟等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审查绝非易事,全球同业者也不会支持该项合并。高通也认为,鉴于博通没有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项交易不可能在一年内完成。但近期出现的重要政策变量则又有利于该并购案的达成,尤其是美国近期力推的税改新政,对博通具有很大吸引力。博通已经计划将其总部由新加坡迁往美国。

  对中国芯片产业影响几何

  如果博通收购高通成功,这将对全球半导体行业,尤其是中国半导体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果博通并购高通成功,那全世界的通信行业都将给这家公司打工。”芯谋研究半导体产业总监王笑龙表示,一旦合并,新公司将拥有从电信基础设施到手机端的整个无线通信产业链上所有芯片的设计能力。

  资料显示,在移动终端领域,高通的SoC处理器和基带芯片具有绝对统治地位,在汽车、物联网、边缘计算等领域也表现卓越。博通在手机产业链中处于主宰地位,包括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等在内的主流手机厂商都采用了其Wifi芯片。如果二者合并,就意味着新公司具有了打开“通信+物联网”市场的钥匙,掌握了整个手机产业链最核心芯片的控制权,包括AP(功率放大芯片)、Wifi、Modem(调制解调器)、射频前端,在手机OEM厂商面前将会具有更高的议价能力。

  更进一步来看,加上高通正在收购的NXP(恩智浦)的相关专利,这个庞大的新公司将具有基站射频、路由器、网络交换机等电信基础设施类芯片,可进入电信基础设施领域。“仅博通一家就吃定华为,‘双通’合并就完成了通信全覆盖,形成绝对垄断。”王笑龙如此分析。

  “短期来看,‘双通’合并对手机产业,尤其是中国厂商明显不利。但长期来看,‘双通’合并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也未必是坏事。历史经验表明,我们有突破的领域,恰恰都是被外商钳制的领域。”有业内人士乐观表示,这将更坚定中国自主发展芯片产业的决心。

  在王笑龙看来,近年来集成电路(IC)巨头频繁的并购也反应了行业格局在松动。在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走向集中、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产业巨头纷纷通过整合走向垄断,来寻求更高额的利润,博通收购高通案可能是本轮半导体巨头并购的高潮。就此而言,此并购能否成功,将决定未来全球半导体行业格局及走向。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26 06:19 , Processed in 0.020976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