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6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原本要投向日本的第3颗核弹,还是杀死了两名物理学家

[复制链接]
68 0





1945 年 8 月 13 日,“恶魔核心”已经蓄势待发,静静地等待着向惊魂未定的日本展示自己的威力,彼时的日本仍沉浸在前所未有的致命打击所带来的混沌之中,前两次核弹轰炸引起的眩晕感始终笼罩着整个岛国。

一周之前,“小男孩”(Little Boy)刚刚在广岛(Hiroshima)引爆,随后不久,“胖子”(Fat Man)又被投掷到了长崎(Nagasaki)。



“胖子”轰炸过后化为焦土的长崎

这是两枚迄今为止首次(也是仅有的两次)用于实战的核弹,据称核爆造成了近 20 万人陨命,如果当时局势稍有差池,随之而来的第三次致命核打击将继续敲响地狱丧钟。

但历史自有其安排。

长崎继广岛后倾然间化作废土,验证了世上并不存在什么侥幸。日本政府当即于同年 8 月 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裕仁天皇(Emperor Hirohito)诵读的《终战诏书》在日本无线电台广播,拉开了日本向同盟国集团投降的序幕。

同一事件对不同处境的人影响不尽相同。对于多数日本普通民众来说,这是他们平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天皇的“玉音”,但对于身处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执行 Y 计划(Project Y)的科学家们来说,这件事让他们蹙眉难舒。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精心研制的第三枚核弹的放射性核心――一个重达 6.2 千克的钚镓合金球――将不再有用武之地。

如果战争双方冲突愈演愈烈,那么这个钚核将被填充到第二颗“胖子”内部,并在四天后引爆于日本某个城市的上空。

但事实上,命运给这些可悲的灵魂判处了缓刑,此时位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这颗代号“鲁弗斯”(Rufus)的核弹核心将被该机构保留,用于后续的研究测试。

而正是在对它进行测试时,这枚被世人遗弃的核武器收获了那个令它遗臭万年的恶名――“恶魔核心”。

第一起事故发生在日本投降后的一周之内,也正是“恶魔核心”被取消轰炸任务的两天之后。

核爆任务也许永远不再重启,但待在实验室里的“恶魔核心”依旧蠢蠢欲动,伺机寻找着杀戮的机会。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对他们用“恶魔核心”进行临界实验时承担的风险了然于心。临界实验是一种测定核裂变物质临界点的方法,钚在临界点将变成超临界状态,此时发生的链式反应将释放致命辐射。

参与曼哈顿计划(the Manhattan Project)的科学家(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Y 计划也是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用这个“把戏”测量――需要多少通量的中子才能够引发危险的自持链式裂变反应。

他们甚至给这个高风险的实验起了个戏谑的诨名――“捋虎须”,暗示着这项操作的危险性。科学家们心知肚明,自己很可能不幸激怒凶恶的野兽,引火上身。

恶魔确实缠上了实验室的一名物理学家――哈利?达格利恩(Harry Daghlian)。

1945 年 8 月 21 日晚,达格利恩在晚饭后回到实验室,在没有其他科学家(仅有一名安保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独自进行临界实验,这显然是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

在达格利恩操作的时候,他将球状的钚核用碳化钨砌块围筑起来,这些砌块能够反射钚核释放出的中子射线,使其逐步接近临界状态。

1945年实验事故重现。钚球被可以反射中子的碳化钨砌块所包围。



图片来源: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一块又一块,达格利恩在钚核周围搭建起反射中子的壁垒,直到他的中子传感器指示再加一块碳化钨,钚核便会达到超临界状态。

他想拿走一块碳化钨,但不凑巧的是,他不小心手一滑,把砌块直接磕到了钚核表面,瞬间引发了超临界状态,继而产生了一束蓝光和一股热辐射。

达格利恩移走了砌块并迅速退离,与此同时他感到手掌一阵刺痛。

不幸的是,这一切都太晚了。

刹那之间,他已经受到了致死剂量的射线照射。之后,他那被射线烧伤的手掌出现溃烂,在经历数周的恶心不适和剧烈疼痛后,他最终陷入了昏迷。

事故发生 25 天后,他便永远闭上了双眼。那名值班的安保人员同样受到了非致死剂量的辐射。

但“恶魔核心”并没有就此收手。

在达格利恩丧生后,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随即重申了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但这点改变并不足以防止下一年的重蹈覆辙。

1946 年 5 月 21 日,达格利恩的同事,物理学家路易斯?斯洛廷(Louis Slotin)正在演示一个相似的临界实验――将半球状的铍罩掩盖在钚核上方。



1946 年实验事故重现。可以看到铍半球罩,但其内部掩盖的钚核无法看到。铍半球壳用螺丝刀固定在半空。图片来源: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就像先前的碳化钨砌块一样,铍半球罩可以作为反射器,将中子射线反射回钚核,使其达到临界状态。斯洛廷小心翼翼地用螺丝刀固定住半球罩,使其和钚核间保有一段缝隙,以确保它不会完全覆盖钚核,小小的一把螺丝刀,扼住了恶魔的咽喉,让足够量的中子可以逸出。

在悲剧发生前,一切都看似平静。

斯洛廷手持的螺丝刀滑了一下,铍半球罩重重地落了下来,霎那间完全盖住了“恶魔核心”。在铍罩的包绕下,过多的中子被反射回了钚核。

房间中的另一名科学家,勒默?施雷伯(Raemer Schreiber)在听到半球罩跌落的瞬间转身望去,只见已经达到超临界状态的“恶魔核心”释放出蓝色闪光,一股热流扑面而来。旧事故一年之后,在这间实验室内,恶魔又一次露出了邪恶的微笑。



第二次事故发生时在场的8人所在的位置还原。图片来源: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即便在照明良好(窗户有光线透入,头顶可能有灯光)的室内,蓝色的闪光依旧清晰可见。”施雷伯在之后的报告中写道。

?“整个闪光过程不会超过零点几秒。斯洛廷反应很快,他迅速翻开了反射器。”

斯洛廷也许迅速纠正了自己犯下的致命错误,但与上次的致命事故相似,再多的补救也无济于事。

他和房间中另外七名人员――包括一名摄影师和一名安保人员――都已暴露在一连串的辐射当中。只有斯洛廷一人接受到了致死剂量的辐射,但是他比达格利恩受到的辐射还要多。

在起初的一阵恶心和呕吐后,住进医院里的斯洛廷病情看似稍有好转,但是随后他就开始体重骤降、腹部剧痛、精神恍惚。



路易斯?斯洛廷(左)在世界上第一枚核弹――“小玩意”(Gadget)的组装现场。图片来源: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由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公布的报告中这样描述他的病情“就像受到了三维晒伤(身体内部也受到了严重的辐射伤害)”。

在螺丝刀滑落后的第九天,他离开了人世。

仅仅相隔几个月,相继发生两起死亡事故,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终于决定要采取些行动,制止“恶魔的暴行”。

新制定的操作规程意味着“亲手”操作临界实验的终结。科学家们被要求必须使用远程控制装置,在几百米外操纵放射性核心。

同样,他们不再管那个夺走两条生命的钚核叫“鲁弗斯”。自那以后,它获得了“恶魔核心”这个遭人唾弃的名号。

但在那一切发生后,这枚被人们抛弃的核武器,也猖狂到了尽头。

斯洛廷事故之后,这枚钚核的放射性还在持续增高,对它的后续安排因此被搁置。军方原本打算将它用于战后的首次核爆试验――在比基尼环礁(Bikini Atoll)进行的十字路口行动(Operation Crossroads),时间就定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月。



十字路口行动(Operation Crossroads)是美国在1946年于比基尼环礁进行的核试验,同时是美国史上第4与第5次使用核弹。图片来源:US Department of Defence

取而代之的是,它被融化重塑,重新作为美国的核储备,必要时将被作为其他核弹核心使用。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恶魔核心的爆炸任务遭到拒绝。

如果“恶魔核心”终被用作第三次打击日本的核弹,那引爆后所带来的不可胜言的恐怖感,是造成两名科学家死亡事故所无法比拟的。这也让人明白,为什么科学家们给它取了一个相当“迷信”的名字。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故事背后一些诡异的细节。

达格利恩和斯洛廷不单单都死于同一项实验、同一枚钚核之手。更离奇的是,两起事故都发生在星期二,当月的第 21 天,甚至两个人都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间病房离世。

当然,以上这些都只是巧合。“恶魔核心”并不具有任何邪恶力量。如果一定要说有恶魔存在于此,钚核也不该充当替罪羊,人类迫切想要制造恐怖武器的执念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除却严重的放射毒性,更加令人感到恐惧的是上世纪 50 年代核物理学家们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在与恶魔嬉闹时,他们竟没有给自己提供充足的保护措施,尽管他们明知自己面临的风险有多么巨大。

据施雷伯称,斯洛廷在螺丝刀掉落的瞬间,用平和而无奈的语气说了句“得了,就这样吧。”

他曾在医院里安慰过他那行将就木的伙伴达格利恩,当时他已然知道达格利恩之后的命运。

翻译:玉玺 审校:阿金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9-27 22:20 , Processed in 0.022834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