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2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美国任由山火烧也没死这么多人 中国不专业?

[复制链接]
223 0
                       
4月1日,一起惨痛的事故,震颤了每个中国人。

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地形复杂,交通、通讯不便。州、县两级启动应急预案,投入689人实施灭火。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30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



就在大家都为这30名消防员揪心祈祷的时候,噩耗传来。



27名森林消防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全部牺牲。

在悲痛之余,我注意到网上开始出现这样几个声音:

“山火就不应该派人去扑,应该放着让它烧把人疏散撤走就行了”;

“美国就是任由山火烧没见死这么多人”;

“我们的消防员不专业,美国的消防员专业的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很平静的想了想,咱们还是心平气和的来学点基础山火知识吧。

文| 王江宁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江宁婆婆”(ID:jnpopo),原文首发于2019年4月1日,标题为《你所不知道的山火》,不代表掺望智库观点。

1

山火就应该放任它烧完不管吗?

下面这张图是这次事发地附近的卫星地图。



再下面这张则是更大范围的卫星地图,可以看出此次山火位置属于横断山脉的一部分。



图里这些绿色的,都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大多数地方人迹罕至,常年累积的可燃物简直就是草料场。一旦放任烧起来那速度绝对是难以控制的。如果不在最开始尽力扑灭,火借风势很可能会导致极其严重不可预料的后果。周边的乡镇村庄甚至几个县城都有可能会陷入山火包围,到时候跑都跑不掉。这么一大片原始森林放任烧下去会是什么后果,有脑子的人心里多少应该都有点数吧。

大家去森林的时候,经常会看见这样一块牌子。



森林防火重于泰山,这句话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我国森林面积广袤,而森林火灾造成的伤痛,对年轻人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不知道山火有多吓人的年轻人去问问家里长辈那场三十年前的大兴安岭火灾,保证你分分钟感受到山火的恐怖。

大兴安岭火灾: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震惊国内外。由5.88多万军、警、民经过28个昼夜的奋力扑救,于6月2日彻底扑灭。人民的生命财产、国家的森林资源损失惨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火场总面积为1.7万平方千米(包括境外部分),境内森林受害面积101万公顷,受灾居民1万多户,灾民5万余人。大火中丧生211人,烧伤266人。

2

美国人是真的放任山火自己烧完不管而且没死多少人吗?

这叫偷换概念。无论古今中外,中国也罢,美国也罢,剿灭山火的不二法门就是一样的:平民疏散,能灭则灭,实在灭不了就清理出隔火带让着火的地方自己烧完。整个放任不管甚至连隔火带都不清理只有一个可能:实在是没办法了。

美国山火没死多少人是真的吗?

2018年11月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比尤特县天堂镇发生山火。由于强风伴随着多处起火点,山火烧过来的时候天堂镇的美国老百姓跑都来不及跑,最后的数据是烧死86人,失踪两百多人,烧毁房屋2万栋,损失直到现在都没有具体统计出来。这叫没死多少人?

美国人是真的不想救火吗?当然不是。他们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山火的扑灭是世界级难题。世界上森林覆盖度高的国家都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而大家普遍都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包括几乎年年有上山火的美国加拿大。

山火难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风。

美国加州大火之所以造成那么大伤亡就是因为风速出乎意料然后几波不同的火点汇聚一团了。

这次四川的山火也是因为风向突变。人在大自然面前是真的太渺小了。

这次惨痛伤亡指挥上是不是有问题,救火策略上是不是有漏洞,为什么不上救火飞机,现在没调查谁都不敢说。但是你要说就应该放任山火烧完不要去扑救,那就大错特错了。

看看地图,看看这次起火的原始森林面积有多大,周围有多少乡镇村庄,放任它烧?

3

美国消防员更专业,所以不会遇到这种事?

2013年6月2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亚内尔山发生一起同样是因为雷击引发的森林火灾。

一支叫做明教格拉尼特山高手队的消防队被派往救火。格拉尼特山高手队是美国第是美国第一支获得国家级先锋队资格的镇消防队。这支专业消防队隶属于普莱斯考特市消防局,而格拉尼特山高手队是作为尖刀部队被派往灾区的。他们全都是受过专业培训的顶级消防员。

这支消防队共有20人。在救火过程中,有一名队员被提前派出去观察火情。作为精锐的他们正在距离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西北大约130公里的小镇亚内尔开设隔离带,力图隔离已经燃烧了一天多的森林大火。这19名消防队员在救火过程中遭遇了和这次四川森林消防队遇到的几乎一模一样的险情:风向突变,上风变下风。大火扑向消防队员,由于事发突然,这批消防员在发现已经被火包围后,迫不得已采用了最后的专业应急措施:躲进紧急搭建的防火帐避险。这种防火帐是用耐燃材料制成的避险装备。不幸的是,这种临时避难场所无法抵挡山火核心2000度的高温。当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的时候,整支消防队全队20人中除了那名因为观察火情提前离开的幸运儿外,剩下19人无一生还。

如果这都不能叫专业,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叫专业。

但是即便是这样专业的队伍,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依然无比渺小。

后来好莱坞根据这个真实事件拍摄了一部叫做勇往直前的电影。

无论古今中外,无论中国还是美国,亦或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消防员都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多的群体。他们践行着赴汤蹈火的誓言,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在所不惜。我只是希望,个别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键盘侠们,请尊重这些随时会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的勇敢的人,在你敲着键盘指点江山这个不专业那个不专业的时候,这些消防员正在用自己的生命挽救别人的生命。

向牺牲的27名消防战士和3名干部群众致敬!

英雄永垂不朽!



















延伸阅读

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的“爆燃”是什么?

3月30日17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1日,在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目前已造成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

记者|叶昊鸣、江毅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原文首发于2019年4月2日,标题为《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的“爆燃”是什么?》。

1

什么是“爆燃”?

中国森林消防学科带头人白夜说:“‘爆燃’通常指‘爆炸性燃烧’,和森林消防队员平日灭火时所说的‘轰燃’意思相近,往往发生时间突然,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等现象,爆燃时产生的温度极高。”

2

造成爆燃的原因有哪些?

白夜表示,一是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长期堆积后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同时与腐烂的可燃物混合后,突遇明火燃烧导致;二是在陡坡、山脊、山岩凸起地形、鞍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特殊的、较为封闭式的地形中,蔓延而至的林火使这些地形中的可燃物同时预热、共同燃烧后所形成。

3

爆燃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白夜说,一是烧死大量地被植物,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二是产生大量高温有害气体,烫伤受困者呼吸道,同时受困者因吸入大量有害气体,会导致中毒、昏迷甚至直接死亡;三是产生高温热浪,对受困者造成灼伤,严重时会直接将受困者烧亡。

4

“森林消防队员在进行灭火救援时,也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白夜表示,一是要侦查好火场情况,尽量避开危险地形、植被类型和气象条件,然后进行科学扑救;二是在火灾现场,切记不要顺着风向进行逃生,也不要往山上或者经鞍部逃生等;三是在进行救援时,发现附近存在无可燃物的农田、河流、湖泊等区域,应快速转移到这些区域中,采取蹲姿进行避险;倘若火势太大导致被困,也可利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并包裹好裸露在外的皮肤、毛发等部位,迎着火焰蔓延方向快速冲出火线。

白夜认为,倘若火焰燃烧面积较大,但距离森林消防队员又有一段距离时,可以采取“以火攻火”的方式进行自救,即在大火蔓延反方向处,控制性的先用火烧出一定面积,当火焰到达时,周边没有可燃物,无法蔓延,同时两股火焰‘相遇’后,氧气使用殆尽,火焰也会自然熄灭。“但这种方法,一是要在风力不大的情况下使用,风力太大反而适得其反;二是要掌握一定专业知识,能够对火灾形势进行清晰冷静地判断,普通民众切勿盲目尝试。”白夜说。



                                                              ?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22 07:49 , Processed in 0.026994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