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_- H- v7 F7 c1 O, g/ e 美国发放的养老金和居住年限、纳税情况成正比,在美国,必须累计工作满10年、缴满40个季点(工作一个季度算一个季点)的社会安全税,退休后才能拿到社会安全金。但这笔钱也不够养老,还得加入其他的养老保险计划来补充。) L0 a; y1 i6 x+ `( e
$ A3 Q; p# y; b6 S 出了国还要做“夹心层”9 T8 h4 [2 h0 j) |2 S# o
# |3 t% y. r$ N# N% g& ^$ l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非常优厚,很多新加坡公民居住在政府组屋里。 6 p$ A' B( v+ i ; k% }0 i; |7 p 政府组屋都是公寓,比现在中国大多数住宅小区品质更好,还是精装修,可以拎包入住。李毅说,目前新加坡普通公寓平均单价3万多元,同品质的组屋单价只有1.5万元,持有组屋满5年后可以按照市场价卖出。/ L5 i; c9 x$ [5 v5 E8 I: D! }
$ X+ P+ `9 D+ @3 l' @ 但是,政府组屋只允许新加坡公民购买,新移民不能买。至少要持有绿卡2年并且在新加坡居住满1年,才有条件入籍新加坡。但是入籍也只是达到了最基础的条件,要满足全部条件,你必须已婚,而且家庭收入不能超过政府规定的标准。满足了全部条件,才有权利以市场价的一半的房价购买一套政府组屋。 ( g7 ^. o' L H$ M1 i9 F [, [5 E# h m/ H1 e: d6 X6 \" K
在入籍并达到所有条件之前,你仍然要面对高房价这件事。 7 _; E+ V0 H5 z T/ O) e- s% b6 Z, Q7 g! u1 z& L8 \0 j6 A 工作和语言的死循环$ p/ g" _2 I& x
1 i; D0 @3 ?$ ?+ k
宗雯珺移民德国之前在上海的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工作。公司位于上海中心最繁华地段的甲级写字楼。虽然大学期间并不是学语言,但她的英语很好,而且一直在外学习法语。 % H/ u- D0 P& J0 t9 m% | * `9 G* }& c+ p% Y 虽然去德国之前学了一段时间德语,但那个水平不足以让她在德国找到理想的工作。她会说中文这点只能让她找到中国免税商店的工作,环境嘈杂,还要做体力劳动,更没有机会借工作练德语。“现在虽然已经学会怎么和这群人相处了,但我每天还是有辞职的冲动。”她的先生还在上学,只有一份Mini Job,所以她必须工作。2 J7 s" U; ~5 ?% Z
! k; B* c+ g5 m& J4 W
宗雯珺说,对于找新的工作,一是没有头绪,没有人脉关系,二是德语不好,有了好的机会也没有把握能抓住。她想去学校学德语,但是这份工作令她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7 a. B8 h/ a/ R0 f9 T , ^ W5 S- o5 U5 J3 R5 p- x+ M1 V夫妻可以共用医疗保险: `6 W# [4 Y9 ]9 ]* J& ]; w
2 V; v$ Z+ L* ~& R* Q; l" S
德国居民都要在政府的要求下去办理一张医疗保险卡,每人每月强制缴纳医疗保险。宗雯珺说,如果夫妻中有一方没有工作,没有医疗保险,就可以用对方的医疗保险看病。美国的医疗保险也有类似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