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2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国人挨冻简史:没有暖气片 给个皇帝都不干

[复制链接]
427 0
                       
作者丨王动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西安就成了长安,南京就成了金陵……”

每一年冬天,每一场雪后,这句名言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在你的朋友圈里缺席。



<strong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transparent; box-sizing:border-box; font-weight:700">|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其实这句名言来自导演尹丽川2005年的一篇博文,原话是这样说的,
<blockquote class="article-blockquote"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1em 0px; padding: 0px 0px 0px 16px; position: relative; line-height: 1.5; color: rgb(112, 112, 112);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order-top: none; border-right: none; border-bottom: none; border-left-width: 4px; border-left-color: rgb(232, 232, 232); border-image: initial; text-align: justify; font-family: &quot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tyle: normal;">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
我们去后海看雪,就回到明清。
灰墙,红砖,枯树,冰湖。寒冷直至心肺。脚指头冻僵。。。
唯北方的冷,才如此爽快透彻。</blockquote>
导演对生活的观察确实细致。今天的文艺青年们坐在暖气房里,喜滋滋地欣赏银装素裹景象时,畅想“梦回大清”抒发思古幽情时,完全忘记了,在没有暖气的冬天,一下雪有多冷。

如果可以穿越,请记得一定避开冬天。
有了暖气片,给个皇帝都不换
知乎曾经有一个热门问题,“你愿意在现代做一个普通人,还是去古代当皇帝?”

抛开精神成就不谈,古代的皇帝确实不算一个好的穿越选择。日夜操劳、权谋算计,物质享受更是和现代没法比,御膳房的吃食看着精致,也远比不上今日的丰富,更可怕的是,没有空调。

夏日还则罢了,清代的皇帝会选择去承德或者颐和园避暑,还有地窖的冰块可以临时降温。想抵御冬日的严寒,法子就只有一个:烧火。

影视剧展示过古代贵族阶层所用的各式手炉,细节还原度很好。





有手炉,自然也就有脚炉。


图片来源:故宫淘宝

除此之外,熏炉、熏笼、彝炉、鼎式炉等等应有尽有,再加上室内取暖的大招――火炕和火地取暖,所有的这一切取暖设施,全要仰仗炭火。


图片来源:紫金山,记者刘鹏 绘制

<strong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transparent; box-sizing:border-box; font-weight:700">|“火地取暖”技术,图为古代的“地暖”加热原理。不过建设成本颇高,即使是故宫,也仅在在养心殿、坤宁宫等处才建了“地暖”。

因为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非常低效,古代人过冬相当费柴。据记载,光绪二十八年,宫中共用红萝炭81万余斤,白炭5200多斤,黑炭561万余斤,煤526万余斤,木柴1504万余斤。这其中当然也有厨房、斋醮等项目的用度,但大头还是取暖。

尽管耗费了惊人的柴炭,但皇帝的冬天并不好过。

嘉庆皇帝某日上殿之后写了一道口谕,

面积超过2000┫的太和殿,即使多摆火盆,也很难暖和上来,两侧的风从窗户中吹来,满地火星乱走,这种场面让嘉庆心惊胆战,不得不下旨让内务府大臣勤加查看火盆。为了避免火灾隐患,再冷也不能违例多加火盆。

而且,嘉庆皇帝的担忧非常有道理。嘉庆二年十月二十一日,由于当日的掌火太监没有彻底将熏笼中的余炭闷熄,炭火复燃,引发了一场大火,最终乾清宫、交泰殿、弘德殿、昭仁殿全部化为灰烬。


故宫博物馆馆藏。也许因为皇宫实在寒冷,清代宫廷用貂颇多

为了过上更暖和的生活,相比宽敞的大殿。皇帝往往更爱在小屋里宅着。乾隆就最爱养心殿西侧的暖阁“三希阁”,他在那里写出了无数诗篇。不过,为了保暖更有效率,这座藏满了字画珍品的暖阁御书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


乾隆最钟爱的书房,三希堂

好在身为一国之君,炭火肯定管够。乾隆就幸福地歌颂过暖阁,“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皇帝以外的贵族就要过得勤俭些。按照份例,皇太后每日用炭120斤,皇后110斤,公主30斤,皇孙,10斤。更别提微分地位的答应,常在,她们烧不上优质灰白的“红箩炭”,只能靠普通黑炭取暖。也许,“冷宫”并不是一种比喻,而是很写实的描述。




冬日的红箩炭,是很珍贵的存在。就只为了冬日不挨冻,嫔妃们也得将宫斗进行到底

冬季烧炭更大的隐患还是在于煤气中毒。明代宫廷内监刘若愚在他的《明宫史》中就曾写道:“皇子女或中此毒,屡至薨夭,良可痛也”。

溥仪也曾煤气中毒过。他在日记中写,“二十九日,晴。夜一时许,即被呼醒,觉甚不适。及下地,方知已受煤毒。二人扶余以行,至前室已晕去。卧于榻上,少顷即醒,又越数时乃愈。而在余寝室之二太监,亦晕倒,今日方知煤之当紧(警)戒也。”

不过,故宫的冬天也曾短暂地温暖过。宣统皇帝时期,隆裕太后居住的延禧宫中就安装了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取暖设备――电暖炉。可惜的是花费实在是高,仅购买设备就花了白银9000两,耗电量也很惊人,每月所用电费即达到1680两。
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柴都白搭
如果说穿越回去做皇帝可能会挨冻,那么,在冬天穿越回去做普通人,可能会要命。

在宫廷年耗数以百万级、千万计的柴炭时,大量的平民依然面临着无柴可烧的窘境。在古代的华北地区,薪柴向来是紧缺物资。

“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第一位。“不当家不止柴米贵”,也是柴比较重要。明清主管炭火供应的机构,叫“惜薪司”,意为爱惜薪柴(然而并没有做到)。现代人最关心的词汇“薪水”,本意也是指薪柴与生活用水。



因为自然环境差异,北方地区不像南方有大量速生的苇草可充当燃料,只能砍伐多年生的高大乔木,而后者生长速度相当缓慢。经过长期的砍伐,“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秃)矣”(《梦溪笔谈》)。



目力所及,林木几尽,然而冬天总是要过的,缺薪少柴的民众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

宋神宗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砍伐桑枣的现象。而桑枣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砍伐桑枣无异于饮鸩止渴。根据北宋律法,伐桑树三工(合126尺)以上,首犯处死,从犯流放。政府如此严刑峻法、三令五申,却依然无法阻止愈演愈烈的砍伐,原因很简单:没柴过冬了。


到了明代,走投无路的民众甚至开始冒着杀头大罪盗伐皇陵树木,相关记载在明史中比比皆是。

图片来源: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十三陵图

薪柴是如此紧张,以至于一遇到供应难题,民众日常生活马上断档。

在北宋末期,金兵包围汴京城,首先告急的不是粮食,而是燃料。薪柴不济,宋钦宗不得不开放皇家园林供民众采伐,几天之后,竹木被砍伐一空,人们又开始拆亭台楼阁,途中还发生了楼台倒塌、哄抢、踩踏等事件,数百人丧生。

听到消息的金人只说了四个字:

大宋药丸。

即使在承平年代,对平民百姓而言,寒冬也是一道严峻的关口。

根据历史记载,华北、西北地区历史上每隔数年到十数年就会发生一次严重的寒冻灾害。这些风刀霜剑,每一次都能带走无数人的生命。





岂曰无衣
今日,穿着汉服去故宫拍雪景照的博主也还是挺幸福的。美丽的汉服下面,可以这样搭配:
<blockquote class="article-blockquote"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1em 0px; padding: 0px 0px 0px 16px; position: relative; line-height: 1.5; color: rgb(112, 112, 112);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order-top: none; border-right: none; border-bottom: none; border-left-width: 4px; border-left-color: rgb(232, 232, 232); border-image: initial; text-align: justify; font-family: &quot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quot;WenQuanYi Micro Hei&quo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tyle: normal;">秋衣+加绒加厚保暖内衣+厚羊绒衫+汉服上袄+披风/斗篷

秋裤+加绒加厚保暖内衣+加厚深冬肤色打底裤+下裙</blockquote>
如果你穿越回元代以前的任何时期,这些东西,你一样都见不到,再有钱也不行――因为他们压根没被发明出来。

有许多文学作品记载过普通人过冬的悲惨景象。如白居易在《村居苦寒》中写到:“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这里说的“无衣”,不是没有衣服穿,而是没有冬衣。


现代绗缝羽绒服的原型

世界上最早的羽绒服专利申请于1940年,距离新中国成立不到十年;

化学纤维是现代石油工业的产物,自不待言;

针织毛衣传入中国,晚至鸦片战争之后;

就连经常被误认为历史悠久的棉纺技术,诞生也不过数百年。棉纺织品在中国得以大规模应用,是在宋末元初。


手工织布机

那中国古人到底穿什么?

简单来说,富人衣丝绸,穷人穿麻布。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在古代,丝绸非平民百姓所能消费了,普通人只能穿布衣。

当诸葛亮说“臣本布衣”的时候,他说的不是这个布:



而是这个:



不用细说你也看得出来,这玩意穿在身上是不可能舒服的。

麻布的舒适性一般,保暖性能同样不敢恭维,好在富人有替代方案:皮草。

春秋时期卫灵公曾经在冬天征发民夫,有人向他进谏说,现在太冷了,不宜动工。卫灵公问:很冷吗?不觉得呀。进谏者回答:您穿的是裘皮大衣,坐的是熊皮坐垫,当然是不冷……

对穷人而言,无论寒暑,都只有布衣可穿。到了冬天,就在炎衣(有里有面的衣服)中填充丝絮、芦花等物,原理接近今天的棉衣,但效果仍不可同日而语。

做一件这样的炎衣并不容易。


湖南省博物馆藏,西汉直裾素纱乙衣

据考证,在唐天宝年间,用普通麻布制作一套单衫单裤的成本,即可买米数十斗,如果是絮绵的冬衣,价格自然更高。再加上汗衫、袄子、被子……置齐一套行头需要上千文钱,可买米百斗以上。无怪乎唐人的诗歌中会出现“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的农民形象。

寝具的情况也差不多。

辛弃疾写过:“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麻)布被难耐寒夜,自然令人“秋宵梦觉”。



而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才刚刚八月,杜甫就已经感到“布衾多年冷似铁”。

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下,人会比想象中更脆弱。

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 2012年至 2015 年间受理了 25例冻死案件,其中有5例发生在5月份,而哈尔滨5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0℃以上。

实际上,有不小比例的冻死事件都发生在春秋两季――死者往往低估了室外的寒冷程度。

就连泰国这样标准的热带国家,都有人在家中活活冻死:



就算在香港这样基础设施完善的世界性大都市,寒潮来临时也有人丧命于低温:


这里的“冻死”包括低温诱发的其他病症

如果这样一场寒潮发生在千年以前,对于一个只有单衣、布衾的古代平民而言,就更是生死攸关的考验。

这样的惨痛经历并不是化石堆中的古老历史,一直到近代为止,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冬天都不能算一个可爱的季节。

民国十五年(1926年),当时的“社会调查部”曾经对北平的民众生活进行过一次跟踪调查。调查显示,在冬春季节,北平的平民家庭平均每月用煤球100公斤左右,这种煤球,是用煤粉混合黄泥、水制作的一种低质量燃料。

作为对比,今天我国集中供热能耗平均在20至25公斤标准煤/平方米,采暖季每户可以轻松消耗1吨以上的标准煤。


30年代的北平街道

而衣着上,在1926年的北平,四分之三的人只有一套过冬的棉衣(或者一套也没有)。

调查的48个家庭中,41个家庭连纸糊的天花板都没有,房间保暖效果堪忧。

至于电热毯、电油汀、暖宝宝、小太阳……当然就更没有了。

在北平长大的梁实秋回忆道:“在北平的冬天,一眼望出去,几乎到处是萧瑟贫寒的景象,无需走向粥厂门前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饥寒交迫的境况。”

如果中国人漫长的过冬史是一把直尺,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只能占据这把尺子的最后一个小小刻度。

习惯了“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的年轻一代很容易以为事情本就如此,实际上,寒冬里的温热是一种历史短暂的奢侈。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https://www.dpm.org.cn/

2.明日冬至――看古人过冬如何设置“加热模式”,紫金山,2017-12-21

http://js.chinaso.com/sy/detail/20171221/1000200033118751513839889939298767_1.html

3.赵九洲:《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南开大学,2012年

4.徐兆红:《晋陕蒙地区历史时期寒冻灾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5.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1930年

6.张书韬:《25 例冻死案例法医学分析》,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年

7.纳春英:《隋唐服饰研究――以平民日常服饰为中心的考察》,2014年

8.朱起鹏:《为什么清朝皇帝都爱住养心殿》,2016年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7 17:21 , Processed in 0.019828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