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加拿大行长的警示的解读:
从整个经济层面来讲,房价还是太高,这主要是因应为家庭负债太高。
想通过房价的升高来获得财富的积累,对整个经济来讲是虚假的。只有通过真正的创新和艰苦的劳动,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行长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但这产生了话外题了。Mark Carney的警示应该适合所有独力的国家经济实体,包括中国和美国。那是不是,到了现在这地步,大家才体会到呢?
我想很多国家包括中国,甚至于加拿大自己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国,加拿大房价能涨到今天的地步,这也说明,即使最高层国家的意愿也很难挡得住一部份利益阶层的顽固。
也就是说,有可能说归说,做归做。
现在把话说回来,行长的警示有两个意思:
1。贷款肯定最起码要和现在一样严。
2。房价还要低,买不起的人,就不要去凑热闹了。
实际上这俩个意思是一个,不要去借还不起的款。
说实话,这也是无奈之举。利率又不能升,升利率问题就更大了。只能高音喇叭一下了。
现在的问题出在这里。
本来在房产市场上,应该有一部分人是租房的,才能和房主相匹配,使房屋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但很多人,尤其华人和南亚人(现在本地人也受了影响),都要争做地主,不敢心为地主交房贷。
人没有贵贱之分,何况租房的比地主更自由,那里有面包就到那来去。
在这世界上,总是有一部分人租房,另一部分人被房索住!
Mark Carney的话,我们也看到了央行的方针。
收紧贷款,限制不够条件的进入房贷市场或减少贷款额,在客观上限制了房价的攀升。目的是在目前的形势下,使房价软着陆。
但是我们如何理解软着陆和硬着陆的区别。
央行肯定不希望象美国一样的硬着陆,所以去年开始主动出击。
那么软着陆就可能是,房价轻微下跌,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甚至房价保持不变相当长时间。
这是对经济最有利的。
想通过买卖房屋来快速致富的梦,现在不要有。
话得讲回来,最近20年大量的富人是因为房地产而产生了。
地产涉及到土地,金额大,除了税收外,最能调节和控制财富的移动。
大多的人会为少数人服务,就象房价下跌时没有多少人敢买,房价上升时排着队去买。
真正机会来的时候,大多数人看不到机会,即使看到了,胆子上不来。
从投资来看,现在大温要买到非常有价值的房产,特别是地产,还是有可能的。碰到一个非常想卖的卖主,低价的物业一上市,大量建商,投资客带着他们的经纪挤上门来,multiply-offer最近我就刚碰到了好几起。
机会还有很多,但要化工夫找,一出现动作也要快。
这“化工夫”就是要通过很大的努力去找这样的机会。
上个月碰到2次。
1。价格从74万减到62万,第1时间大量offer意愿,能得到房屋的经纪也是要化大力气的。但动作慢一点的,就没有了机会。
2。new listing 旧房屋,还可以住,7千尺以上地,附近在建townhouses, listing40万刚出头,临近土地价格目前近40万,一上市,一天内accepted offer and back-up offer.
轻轻松松,是得不到的。
房地产,以前是遍地黄金,现在是沙里淘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