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13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人大代表范谊建议废除高考 称历史条件已经改变

[复制链接]
2130 8
经过五年的思考、三年的斟酌写作,来自宁波的全国人大代表范谊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交出了长达8000余字的《关于废止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我们要破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话!”他在3月4日接受采访时的这句话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新世纪的新思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范谊将高考定义为“高分辨率、选拔性的考试”。由于它追求高分辨率,高考中的难题、怪题就不可不免。由于它构成了高校招生的基本途径,以致于高考之前12年的基础教育几乎都围绕着高考进行。
“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灵魂;它使我们的儿童失去了天真和幻想,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它使我们的青年戴上了思维的枷锁,只能对规定知识反复记忆和辨析,扼杀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冲动;它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接受和模仿,一个曾经最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今天必须重新学会创造。”作为一位来自教育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范谊在建议中对高考弊端作了深刻而简练的总结。
“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考虑废除高考的时候,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够取代高考的新的高校招生体制。”范谊认为,人们关注教育的目光不应仅仅停留于教育公平、农民工子女完成义务教育等阶段性问题,而要从根本上去思考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什么?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育的定位应该从“选拔人”回归到“培养人”上来,要给基础教育“松绑”,培养学生的思想、综合素质,要让他们真正喜欢学习、喜欢学校。
高考产生和存在的基本历史条件正在悄然改变
今年是中国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在过去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高考为国家集中选拔、培养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时至今日,高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还剩下多少?
范谊给记者举出了几个数据:根据我国人口统计,2009年满18周岁的青年为2008万人,而2008年满18周岁的青年为2621万人,减少600多万人。这种青年人减少的趋势将一直持续到2017年,届时满18周岁的青年只有1149万人,比2008年减少56%。只需要保持现在的招生规模,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会大大提高。
“上大学的机会和公平性问题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教育的内涵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严重背离的问题。”他表示。
对策:如何破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早些年学生里流传的一段顺口溜。“我们不能再以分数代替教育的主旨,更不能以分数来体现教育的整体。”范谊对于改变高考以及由考试带来的“分数依赖症”感到十分任务紧迫。为此,考虑再三,他在今年写出了8000字的报告,郑重建议废止高考制度。
然而,高考一端连着基础教育,一端连着高等教育,同时,高考又连着千家万户,应该如何废止高考、如何改变招生体系,范谊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思考。这次,他提出的基本思路是:一要破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话,人都有个体差异,不能仅以分数来决定优劣;二要在学生评价标准上,改“一考定乾坤”为“综合考察学生表现和潜力”,引导基础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开辟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主要措施包括:还高校自主招生权利,增加学生自主择校的机会,结合学生的学业记录、社会服务和技艺特长,用日渐完善的高中毕业会考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学术潜力考试取代高考。
为替代高考,范谊也提及了一套高校招生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学业因素占50%,含高中毕业会考和学术潜力考试成绩;非学业因素占30%,含考生社会服务记录、学校社团活动记录、艺术技能发明竞赛获奖;社会评价20%:含教师评价和家长评……
[采访后记]采访范谊老师的新闻线索,是从著名作家王旭烽在本网开设的“两会”博客上获得的,在她3月4日的博客上,对范谊的是这样描述的,“范谊目前还是民主党派中的致公党宁波市委会主任,他个子不高,议案和建议质量却很高,他人在宁波,身上仿佛也带有一种历史上浙东学派学者的健康、进取的天下意识。他在全团会议上的发言热情热切,是大家都很推崇的。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有着纯洁气息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 (特派记者杨晓燕)
无聊的猪猪!郁闷的肥肥!!懒惰的胖胖!!!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评论 8

雪糕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3-7 18: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完了...废不废都无所谓喽...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Family  贵宾  发表于 2007-3-7 18: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我们是没这种福气了,只有后面的人才这么幸运啊
无聊的猪猪!郁闷的肥肥!!懒惰的胖胖!!!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constantine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3-7 19: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废除?高考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不错的
政府是以垄断暴力来牟利的人的组织,是生活的成本,可以想象的理想世界是准许人民带着财产自由离境的国家竞争秩序。 纳税人无主权也无治权:羊毛出在羊身上却不属于羊。政府财税政策权属主权人,是治权人事务。 自由派削党国之权;民主派夺党国之权。 Freedom is not free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ora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3-7 19: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痛恨高考,即使已经过去了20年,阴影仍然存在我心里。。。
文字是我成年后的玩具  你  不是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nismo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3-7 23: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废高考,谈何容易啊,每年都那么那么多的学生
要是高校自招,可是真方便了走后门的人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峰子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3-8 08: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目前是没有办法的方法,中国现在高校普及率还是太低了,如果废除高考,那么每年那么多应届毕业生如何分配?不过在不久的将来,一切硬件设施都跟上了,绝对支持废除这个该死的高考。
世上有兩種東西最美麗,一種是失去的,另一種是還未曾得到的。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Family  贵宾  发表于 2007-3-9 13: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本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范谊代表备受关注。他提出的“2010年废除高考”的提案成了网上争论的大热门。也许,范院长对高考制度的叫板,只是一个人大代表对目前高考改革的一种善意的鞭策。然而,这个提案所引发的关于高考与公平的大讨论,还是很值得继续深入下去的。
人大代表范谊:建议2010年取消高考
范谊: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多年。对高考的评批从来没有停过。高考是我国的一个特殊产物,西方各国是没有高考的,只有台湾、日本、韩国有类似的高考制度,但他们的高考在招生中所占的比重远没有我国大。


我们的高考提出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看似公平,实质却扭曲了教育丰富、多样化的内涵。比如说,一个孩子有数学天赋,但对政治不感兴趣,他就无法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所以,这实质上是对个人专长和兴趣的压抑。


高考所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义务教育的12年里,都是在为应付高考而进行的,这违背了教育的本意,也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变成了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


高考的一个负面因素就是对人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造成障碍。


更为重要的是,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所大学、这个专业,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发展,就是因为现行的考试制度不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其实,高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大的束缚是基础教育。但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最有灵性的时期。应试教育往往抹杀了孩子的想像力和求知欲,甚至把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热情抹杀了。


而且,高考的实质是源于科举制度,是一种偏向于选拔的制度。70年代,国家急需干部,所以考上大学的人基本都可以当干部,高考的选拔功能得以充分体现。但是到现在,毕业分配早已被取消,高等教育的应该是素质的提高,本义是教育人提高人而不是选拔人。高考的功能已不能满足此要求。
如何评价实施高考制度以来中国高教的成绩?


范谊:高等教育本身在过去30年取得很大成绩。但事实证明,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已经失败!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灵魂;它使我们的儿童失去了天真和幻想,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接受和模仿,一个曾经最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今天必须重新学会创造。目前教育资源丰富了,有了很好的历史条件,可以解决这个包袱,千万不能再因为追求表面的公平现象,使我们的教育受到那么大的伤害。


“取消高考的历史时机到了”


范谊:我觉得取消高考的时机到了,有可行性,历史给了我们宝贵的机遇。据统计,2008年全国18岁的适龄青年有2600万人,到了2009年只有2000万人,2010年后仍持续下降,一直到2017年来只剩 1149万人,比2008年减少56%。这样一来,虽然大学不再继续扩招,但教育资源已非常丰富,入学率可以得到大幅提高,上大学的机会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入学的公平性已没有问题,对高考进行历史性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


“用综合选拔代替分数至上”


如果取消高考,高等院校如何选拔人才?


范谊:最重要的是破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旧格局,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尊重和热爱。所以,要综合地考察一个学生,最后的考试只是对学习过程的考核。


第一是学业考试。用高中会考来考查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


第二,是设计一种学习潜力的考试。与高考不同,高考是考察过去的学习成果,这种考试是测试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看看他是否适应更高水平的培训。主要包括思维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这种考试有点类似美国的SAT考试。当然,这两种考试不能简单地化成录取分数,这只是招生时的参考,占40%的比重。


另外30%是非学历因素,包括社会服务记录、学校服务记录,如参加志愿者服务等。此外,还有家长和教师的[s:119]。


最后20%是社会评价,比如获奖的记录、个性特长、科技发明等。


当然,这些都是参考,是否被录取,最后的决定权还是留给了学校。



取消高考与某些大学近年来所进行的“自主招生”有类似


范谊:是的,但“自主招生”是“假”的。第一,自主招生所占的比例很少;第二,说是要考察多方面因素,但学生还是要参加高考,他们获得的实际只是优先的录取权,分数还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取消高考方案是否有时间表?


范谊:我的想法是从2010年开始实施,分四完成,直到2013年

“招生出现腐败是不可避免的成本”



取消高考后,如何确保公平性?


范谊:现在很多媒体都关心这个问题,怕中间出现腐败、出现人情招生。我觉得出现这种个案是很难避免的,但总体上看没有一所大学会不想招到优秀的生源。一所高校,招一个差生或者有一年招得不好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年都这样做下去,就算是北大也会垮掉。素质不好,哪还有学生愿意读?


我觉得,这个就是成本,这种成本是我们必须认可的。人类任何优秀成果都会付出代价,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制度。重要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很不合理”


范谊:我们国家对教育赋予了不正确的社会责任。很多人认为教育是非常公平的,要求有非常公平的教育机会。但是,从本质上看,教育并不是人人都得的蛋糕。比如说,并不是拥有一流智商的人应该去读北大,其他的行业比如农业等的发展也需要一流智商的人才。现在很多人想读北大,其实就是想着可以利用这个牌子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说白了就是用全国多少代人的税收去谋求个人利益。他们想着,只要分数高学习好就能成为特权者,所有优质的社会资源就应该围绕着我,就应该去读北大清华。这些想法都是错误到,应该想的是社会需要我去做社会,需要我去进修哪方面的知识。


而且,所谓“名校”,很大程度在于国家的大量投入。这些投入也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高等院校的国家投入问题如何解决?


范谊:其实西方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参考。


比如澳大利亚,学生从来不用为读大学的学费而犯愁。那里有一个青年教育基金,国家向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是直接投给高校,而是投到这个基金里。学生们考上大学后,可以向这个基金贷款,拿着钱去读书。还款的方式也与我们不同,并不是一毕业就要还钱,而是工资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水平后才需要还贷,而且不需要自己掏腰包,是由老板代付的。这样一来,国家的投入就可以随着学生的选择而较为合理地流向不同的学校。


美国的制度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不是按高校投入,而是按科研项目。你为国家做出多少科技贡献,就提供多少投入。这也是相对公平的。
历史回眸:张铁生“白卷事件”
1973年7月19日 《辽宁日报》报道张铁生“白卷事件”


1973年辽宁考生张铁生在大学招生文化考试中交了白卷,却在试卷背后写了一封为自己成绩低劣辩护的信。此人竟被江青等人称作“反对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反潮流英雄” 1973年7月19日,《辽宁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张铁生的一封信,张的信写在辽宁省大学入学考试的物理化学试卷背后。



信中说:“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张铁生的语文是38分,数学得61分,物理化学得6分,都未交白卷。

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毛远新得知这一情况后,将原信作了删改,指令《辽宁日报》发表,并在编者按中说:张铁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信,其后,《红旗》杂志等也纷纷转载,发表评论,说搞文化考试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张春桥说这是“反攻倒算”,江青称赞张铁生“真了不起,是个英雄,他敢反潮流”。张铁生被破格录取上学,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成为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马前卒。

附:张铁生写在“白卷”后的信

尊敬的领导:


书面考试的进行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质工作。每天近18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27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所以愿意老老实实地退场。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法外的浪荡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烦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他们的自由生活和为个人的努力,等于了我的为人民热忱忘我的劳苦工作和诚恳的心。人们把我送到这里来,谈些什么呢?总觉得实在委曲。]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专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为贫下中农事业的事业心和自己自我革命的良心的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喜降春雨,人们实在的忙,在这个人与任何利益直截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我所苦闷的地方就在这里,几个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什么,总觉得实在的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抱着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嗟摹V劣谖业幕?≈?叮?汲【褪俏业哪感#?饫锏睦鲜γ腔嶂?赖模?堑没棺芩憧梢浴=裉斓奈锢砘?Э继猓?淙缓芮常??矣∠蠛芮常??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如洗,自我表现胜似黄牛],对于这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的并非可耻,可以勉强的应负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作,我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签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我所理想和要求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白塔公社考生张铁生。]
录入者附注:此信是1973年辽宁知青张铁生在参加高校入学文化考试时写在理化试卷背后的一封信。信中方括号内的文字,是当年发表时被删节的内容。文中有些错别字是写信者(不是录入者)的笔误,录入者未加修改。


另外:张铁生在写此信之前,已经参加了语文、数学考试。考试均为开卷,允许翻书。张铁生此次考试的成绩是: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体会\"。


此信被毛远新发现后,张铁生的命运从此改变。他上了大学,被突击入党,受到江青同志的亲切接见,江青同志称他是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并说\"我要用这块石头打人了!\"张铁生入学后,任该学院的党委副书记,1975年任全国人大常委。1976年四人帮被捕后,张亦随即被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s:119]参加大学考试。6月 30日,在理化考试时,他仅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了自己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前途发生矛盾时的心理冲突,发泄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而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不满情绪。


同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编者按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月20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又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四人帮”一伙对张铁生交“白卷”的行为赞不绝口。1973年,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1975年,第四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江青、王洪文亲自接见他,以示笼络。1975年8月张铁生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


从此,红得发紫的张铁生开始频繁参加社会活动,成了绑在“四人帮”战车上的一名打手。


“四人帮”被粉碎后,张铁生的政治靠山冰消雪融。


1983年3月23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公审张铁生反革命案件。3月25日,该法院判处张铁生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期从1976年算起。张铁生在辽宁省凌源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刑期。
土耳其一高中生交白卷抗议高考
成绩优异的18岁土耳其高中毕业生塞法·波亚在今年高考前夕,突然宣布惊人消息———他决定将高考试卷上所有180道选择题全部答错,以抗议充满弊端的高考制度。




塞法·波亚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他本来准备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市一所一流的大学就读建筑工程系。但今年5月———在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前一个月,波亚别出心裁地宣布,他将在这次高考中,将所有180道选择题全部答错!


土耳其高考所有科目的考卷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总计180道选择题,满分180分。按照规定,考生每选中4个错误答案,还将被倒扣1个正确答案作为惩罚。如有人真的做错所有180道选择题的话,他的分数将是-45分。


但波亚称,他这么做是为了抗议土耳其充满弊端的高考制度。土耳其的高考制度一直遭到广泛批评质疑。由国家统一出题的高考是学生进入大学的惟一出路,但最终只有1/4的人能成功被大学录取。而由于土耳其失业率超过10%,一张大学文凭是找到工作最起码的条件,因此所有人都不顾一切地想挤过这座“高考独木桥”。许多学生在备战高考期间,经常因过度紧张而患上抑郁症,甚至自杀。


自从波亚发布了“白卷宣言”后,人们纷纷猜测他是否真的能如愿以偿地将所有180道选择题全部答错。因为从概率角度来讲,这毕竟还是一件挺难的事———不管你怎么胡乱填写答案,总有可能不慎“蒙”对至少1道题目。波亚称,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在高考前他花了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努力复习,因为他必须在选择错误答案之前,先找到正确的答案才行!


6月18日,波亚和大约有150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一起,正式参加了土耳其高考。考试结束后,波亚称他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非常有希望创造“土耳其高考史上新的白卷纪录”。


土耳其学生高考交白卷被名牌大学录取

2006-07-03 来源: 东方早报


上月,名为西法·博雅的学生就因为对外宣扬自己将在高考中,放弃所有180道考题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他这一行为的目的只为抗议国家声名狼藉的复杂、难解的高考题目。博雅称,尽管决定答错所有180道考题,但为了确定自己回答的题目是错误的,


他仍在考试前力用功,掌握所有正确知识。


博雅的这一举动也吸引到首都安卡拉一所名牌大学的注意。目前他已被该大学建筑工程系录取。
伊朗计划2010年取消高考
伊朗科学、研究和技术部副部长哈勒奇13日发表讲话说,伊朗计划从2010年开始取消高等院校的入学考试,高校将主要根据学生的高二、高三和大学预科课程成绩进行录取。


  


据伊朗媒体当天援引哈勒奇的讲话报道,伊朗科学、研究和技术部已经与伊朗议会达成协议,计划对高等院校的录取机制进行改革。在实施这项计划之前,伊朗有关部门将对高二、高三和大学预科课程的期末考试进行标准化改革。


根据伊朗当前的教育体制,伊朗学生在读完5年小学、3年初中和3年高中之后,成绩合格者将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有兴趣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高中毕业生在参加高考之前,还必须完成为期1年的大学预科课程。


由于应试人数大大多于录取人数,伊朗高考的竞争相当激烈,许多承受能力较差的考生在考试失败后往往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近年来,伊朗学生因高考失败而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
取消高考,打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在本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范谊提交了多项议案和建议,其中引起最大反响的是《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在他看来,“现行高招制度已经失败。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


  



改革时机到来:教育资源已经不再稀缺



“据我国人口统计,2008年满18周岁的青年为2621万人,2009年满18周岁的青年为2008万人,减少600多万人。这种青年人减少的趋势将一直持续到2017年。我们只需要保持现在的招生规模,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会大大提高。因此,上大学的机会和公平性问题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范谊据此认为,对高考进行历史性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因为教育资源已经不再稀缺。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体制,范谊认为高考招生改革已到紧要关头。“西方国家几乎都没有高考,日本、韩国的高考分数在高校招生要素中所占份额也没有我国高。实际上,我国已经认识到高考的弊端,并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现在看来是‘轰轰烈烈想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推行应试教育’。目前,要把素质教育改革推到实处,关键就是废除高考并用新的招生体制取代之,这是事关民族命运的大事!”



具体改革方案:增加“学术潜力测试”



范谊为自己的改革计划设定了一个基本框架:一,学业因素占50%;二,非学术因素占30%(含考生社会服务记录、学校社团记录、艺术技能发明竞赛获奖);社会评价20%(含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



范谊特别提出,废除高考不是说没有文化基础也可以进高校,考试成绩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是必要的。他认为,高校招生考试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即参考高中会考成绩及类似美国高校招生SAT考试的“学术潜力测试”。



“‘学术潜力测试’考察的是未来,是关于学生从事学习、研究时的思维逻辑、判断推理能力的测试。而目前的高考则大多注重智商测试,实际上是在辨别精细差异的问题上玩游戏,不断地淘汰学生。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教育资源是利用多年的公共税收建立的,但只要我分数高,这些资源就可以为我的个人成功服务,这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本意。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是:一流高考成绩的学生未必走上工作岗位会有一流的表现,名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也未必能竞争过一般学校毕业生。目前高校已经不包分配,社会发展的趋势是通过市场分配教育资源,这更给了高考改革以机遇。”



防止高招腐败:可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



废除高考讨论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保证绝对公平,不易出现高考招生腐败,如果一旦废除高考,在所谓“社会评价”的环节,会否出现“人情分”从而滋生招生腐败?对此,范谊表示自己已有所设想。



“预防招生腐败,是可以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的,这并不是我的一篇建议稿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从学理上说,人类的任何文明成果都是有副作用的,不能因为一个改变可能产生问题就什么都不做了吧?即使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招生腐败的个案也是有的。所以,即使实施新的招生体系,个案也未必就会增加,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高校愿意长期招收低质量的学生,教学工作质量下降,会给高校的学术声誉带来致命的的影响。因此,我认为高考改革公平不是问题,尤其是当前教育资源已不短缺,应该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反对意见:高考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

  教育部长周济:恢复高考30年的历史可以证明,高考为我国选拔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现在高考在我国还是行得通的,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说,从社会发展来看,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还是最成功的、比较公平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在没有找到更好、更公平的办法之前不能废除高考。
他承认高考的问题很多,以前教育部门也曾做过一年两次高考的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在现阶段只能采取国家统一高考形式来选拔高等教育人才。




高考不能废除但还得完善


针对“ 废除高考” 、 “ 名校掠夺教育资源” 等观点,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废除高考将“ 天下大乱” 。



考试、考核是公平竞争的途径,如今不仅是进入高等教育的门槛要考,公务员也要考,干部晋升也要考,考试、考核越来越多,以考取人,以考量人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试想如果那所高校不以考进人,那将是一种什么状况,所以张保庆认为废除高考将“天下大乱”有一定的道理。



考试如同比赛,比赛能比出佼佼者,考试也能考出人才。但考试也有很多弊端,死记硬背,考试不对路,临场发挥的偶然因素等等,它固有的束缚性和局限性又不能完全展现人才的全面,高考的弊端显而易见,来自宁波的全国人大代表范谊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交出了长达8000余字的《关于废止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他认为:“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灵魂……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考虑废除高考的时候,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够取代高考的新的高校招生体制。”  高考有很多弊端,但是在没有找到更好、更公平的办法之前废除高考危险更大。



考试不是唯一衡量人才的渠道,但它是公平的象征,没有考试就没有把关的尺度,公说公有道,婆说婆有理,走后门,拉关系就会成风。人们可以回顾文革期间工农兵[s:119]上大学的那一幕。那时搞民主评定,组织[s:119],突出个人表现。但是为了上大学,很多官子弟,关系户,很多文盲半文盲也乘机进入了大学的大门,那时上大学很难说是公平、公正,而且上大学的人中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甚至乎一些人还得从小学的知识补课。而另一方面,很多优秀的人才却进不了大学的门。七七年恢复高考,真碰真,硬碰硬,为人才公平竞争垒起了一道槛,至今为止,考大学凭分数已成了人们的共识。虽说一些大学扩招,一些落榜者花上几万元钱也能坐上大学的位置,但是多少还是有个分数最底线卡住。由此说来,高考不仅不能废除还得加强、完善、提高。



高考要做到公平,在招生人数上就得有个限度,不能无休止的进行扩招,特别是要防止那种花上几万元买学上的做法,不能这边是严进,那边是钱进。招进的人员必须具备上大学的素质,能跟得上进程。对于计划外招生要有严厉的措施进行防范。



高考的课别必须全国统一,高考分数必须统一圈定,高考的名额不能太倾向性,照顾性,基本上要做到一视同仁。从根本上杜绝甲地到乙地考的高考移民,在公平合理的框架内,把好的考生录取到好的学校。



高考人员的加分要严格把关,不能随意乱开口子,更不能弄虚作假。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软的专业(如:艺术、体育等)更应制定科学的录取标准,不能让一些差生混入大学内。



高考不仅是中国有,世界很多国家都是如此,在目前或者说在相当时期内,这一考试制度都不可能废除,不仅不能废还得不断的完善。高考是公平、公正的唯一选择,它虽然有弊端,但利大于弊,因此高考制度的改革,只能是加强其内部的自我完善。
无聊的猪猪!郁闷的肥肥!!懒惰的胖胖!!!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r3t3m2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3-9 14: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ra 于 3-7 18:51 发表
痛恨高考,即使已经过去了20年,阴影仍然存在我心里。。。


同感!

多少年过去,多少个睡梦里,却还做着要考试了还没有复习的噩梦。

阴影啊,可怕的摧残!!!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2

粉丝

1269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6 08:20 , Processed in 0.035661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