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1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西藏一家人守1987平方公里国土:我们走了 这里就荒了

[复制链接]
210 0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地处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那里是我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只有9户32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卓嘎姐妹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带领下组成了“三人乡”。父女两代人接力守护着1987平方公里的国土。就在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他们的回信中,肯定她们父女两代,接力为国守边的行为,感谢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这封回信,更让他们坚定了继续守卫国土,建设家乡的决心。



11月的西藏已经进入了雪季,当我们的车子翻过两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历经10多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玉麦乡。


一到当地,在党支部书记达娃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玉麦乡最早的居民卓嘎、央宗姐妹。早在1990年之前,卓嘎、央宗姐妹俩和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百姓。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村民央宗:爸爸为了固边付出了那么多,我从来不后悔继续坚守在这里。

那么,卓嘎、央宗姐妹俩和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又是如何巡边的呢?这天一大早,我们跟随卓嘎和央宗姐妹俩走进了这片原始森林,体验了一下巡边路。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原乡长卓嘎:以前父亲巡边的时候,就把我们俩放在这里,父亲一个人过河去巡边,有的时候等到天黑父亲都没有回来,我们俩觉得很害怕。

这个与世隔绝的山谷实际上危险重重。没过多久,我们就被泥石流冲下来的大树挡住了去路。

记者:你拿这个土用来干嘛的?

卓嘎:垫在木头上用来防滑。



由于玉麦乡地处高山峡谷地带,长不出一粒青稞。长期以来,玉麦人的所有生活保障全靠人背马驮运进大山。每年从11月到来年6月都是大雪封山期,这里就成了出不去进不来的“孤岛”。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原乡长卓嘎:以前去隆子县里要花长时间,先要走到曲松乡,等从县里经过的拉木材的货车,这样算下来要五六天时间。

因为环境恶劣,年轻的姐妹俩多次希望跟父亲搬离这里,看看外面的世界。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村民央宗:父亲不同意,父亲说,如果我们走了,国家的这片土地就荒芜了。

央宗不理解,为什么父亲不愿意去更好的地方生活?直到有一次她发现,父亲翻箱倒柜的找来一些布在缝补些什么。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村民央宗:父亲做国旗用黄色的布和红色的布,黄色是做五星,缝制时用牛皮线把五角星缝在布上。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原乡长卓嘎:父亲说,有国旗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



这一天,父亲把亲手做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挂在了屋顶上,央宗终于明白了父亲的心思,至今她都清晰地记得,父亲曾先后做过4面国旗。

作为玉麦乡第一任乡长的桑杰曲巴退休后,大女儿卓嘎继续担任起玉麦乡乡长,这一当就是23年。卸任后的卓嘎担任起驻村干部和妹妹央宗继续守护着这片家园。随着国家实施固边富民战略,村民的收入也随之逐年增加。如今的玉麦乡,不仅通了公路,还开通了卫星电话和无线网络,小卖部都实现了微信支付,村民们也办起了家庭旅馆,2016年年底,玉麦乡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余元。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包括学校、卫生院、还有我们的政府、包括咱们的村委会,这些所有的基础设施全部都要完善,明年有一批扶贫搬迁户要进来。

就在前不久,卓嘎和央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汇报信,向总书记讲述了如今玉麦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姐妹俩没想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很快就回信了。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村民央宗:我们是真诚地感谢党,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我们说的话总书记都能听到,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守边的信心和决心。

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是玉麦乡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今年已经大学毕业。儿子索朗顿珠在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信后,决定报考当地的公务员,继续扎根玉麦。

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祖国没有忘了我们。我(愿意)像外公和母亲一样,成为守护这片土地的一员。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9-21 09:56 , Processed in 0.023340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