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1967年,一位名叫米斯拉(S. B. Misra)的研究生在纽芬兰的误导点发现了同样有古老生命遗迹的化石层,其中一些古生物形态上似乎与南澳州的那些“水母”相同,此外还有一些长得像树叶,不过其中很多尚未被科学界认知。附近的岩层像夹层蛋糕一样一层叠一层,其中也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化石,周边地区形成一个化石群。岩层中夹杂的火山灰含有放射性铀以及衰变的铅,人们借此对化石群进行精确的年代测定,发现误导点化石群生成时期距今约5.7亿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多细胞动物化石。
安大略皇后大学的盖?纳博讷(Guy Narbonne)对蠕虫的重要性亦十分认同。不过,他与所带的研究生进一步发展了“蠕虫世界”的假说。两人对寒武纪早期和埃迪卡拉晚期的遗迹化石进行仔细的分析,注意到两个时期蠕虫运动模式存在显著转变。化石显示,寒武纪早期的挖洞动物的觅食路线更系统化,行动更有力,效率更高,追踪资源也更加得心应手,行进路线与旧有足迹较少交错。“这反映了大脑的进化。”纳博讷告诉我。“我们据此认为,物种行为模式被编码进基因组正是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始的。”他们发表一篇论文阐述这一假说,论文名字为《启智之时》(When Life Got Sm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