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8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院士两会发问:影响世界的"土博"不如没成果的海归?

[复制链接]
187 0
                        上观新闻3月8日消息,一个“土八路”博士,做出了影响世界的成果,得到的特别待遇是“破格提拔研究员”;而一个作为人才引进“海归”博士,也许什么都还没做,就已经当上了“研究员”。

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讲起了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对比。“海归”与“土鳖”的“差别待遇”,让这位设计并指挥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土院士”呼吁,引进人才当然重要,“但千万别忘了扎根本土的人才。”

“目前各地对高端人才引进都特别重视,国家会给各种津贴,给房子,给解决生活问题。但一个‘土八路’博士毕业留下来,可能什么都没有。”王建宇说。

王建宇讲起身边亲历的故事。我国刚刚实现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两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去年年底相继诞生。今年1月的生物学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布此项成果,随即震动世界,标志着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实现了从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两只克隆猴诞生在上海的中科院神经所。其背后有老所长、著名科学家蒲慕明院士的支撑,但具体完成项目、实现世界级突破的两位学者――一个中年科学家,一个青年科学家,都没有长期留学经历,“也就是本土培养的人才”。

但即便这样的本土人才,享受的待遇同海外高端人才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做克隆猴的小刘,细胞“去核”“注核”技术炉火纯青,王建宇听说所里马上要聘他为研究员。对科研院所来说,这样的“破格”已属不寻常,但对于海外人才引进来说,“研究员”基本上是一个垫底条件。

“他们的水平,要出去是分分秒秒。但他们愿意留下来,本身是为国家做贡献,而国家的政策应该向他们有所倾斜。”王建宇又谈起自己的本行:“墨子号”四个核心设备的负责人都是和他一样的“土八路”,其中三个是“80后”;近年来亲历的一些重大成果,很多都来自于本土培养的科学家。

“我的学生读博士时已经是团队里的核心人物,2010年就在青海湖带队做大型试验。等到要做卫星时,博士也毕业了,我们留他,他想也没想就留下来了,毕竟对这个项目非常投入。”王建宇说,这个学生留下至今已有5年多,“如果去国外做个博士后重新回国,待遇肯定比现在好得多。”

在王建宇看来,如果人才政策过度向引进人才倾斜,而忽视扎根本土的人才,并不是良好的人才生态。“绝不是说引进人才不重要,”他说,“但许多本土人才长期在国内做贡献,他们的价值不该被埋没。”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4 16:32 , Processed in 0.026075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