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1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40年后才发现我们对张艺谋的争议,是那样的一厢情愿

[复制链接]
314 0
                       
昨天是张艺谋生日,半个娱乐圈都发微博为张艺谋庆生,一张“张艺谋和关晓彤合照”还上了热搜。



七岁的关晓彤和当时五十四岁生日的张艺谋……一张图诠释何谓“时光荏苒”。



而恰好今天也是张艺谋从影四十周年纪念,对张艺谋以及影迷来说,也是个大日子。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张艺谋。



景甜说,张艺谋有点可爱……

很多年前,还在车间抄写着摄影书的张艺谋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在他入行四十年的今天,会有这么多的明星大腕前来祝寿。



但张艺谋还是继续低调作风

张艺谋是1950年生人,虚龄69,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今年该办七十寿诞了,而如果按照1978年进电影学院算起,他正式入行也已经四十年了,七十或四十,都是大事。

张艺谋不是个爱凑热闹的人,今天生日人仍在国外工作,但还是会有很多人给他送上生日祝福。

章子怡、刘德华、邓超、孙俪……一连串的祝福发过来,任谁也是一脸笑容满面。



他们或回忆片场小事,或直言对张导的看法,言之切切,旁观者也多了几分好奇心。



祝寿本是寻常事,但如此隆重的祝寿,放到张艺谋身上,便有些不寻常,这里面有一种“勾肩搭背”的意味,与我们认识的沉默寡言的张艺谋有别。

比如在片场手舞足蹈,比如景甜说的“可爱”,嗯,这种孩子似的形容词放到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身上总会让人诧异。



或者他最爱吃的是油泼辣子面,胡军就很好奇,为什么能吃得那么专注与享受?

种种叙述实际上也勾勒出了一个我们不太习惯的张艺谋:活泼、亲切、充满激情





嗯,年近七十的张艺谋,居然是活泼可爱的……



这样的张艺谋你见过吗?



“战战兢兢”的大导演

你很少能见到张艺谋身边有着如此的热闹,我们所习惯的张艺谋是遗世独立、固执己见,像一块坚硬的石头。



张艺谋和李安也有过交集……

记得很多年前有人问过他类似的问题,他说他不太习惯与人相处,即便是他很熟络的高仓健,两人也没什么热切之交,只在送机途中,默默地鞠一个躬。



所以,一代著名导演,身边没有一个小圈子吗?

这看起来颇耐人寻味,冯小刚有圈子,陈凯歌也有,但张艺谋呢,你看他似乎是永远一个人在前行。



你认得出他们吗?

不是像一个孤独的侠客,而是像一个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的手艺人。

张艺谋一直自称自己是个手艺人,大概与他的出身有关。



张艺谋不是农民,他算是资产阶级家庭出身,那个年代家境富裕可不是什么好事。



张艺谋家族,左起:叔叔、奶奶、姑姑、爷爷、父亲;张艺谋爷爷当年是临潼大户,父亲曾是黄埔军校的军官,张艺谋的母亲是皮肤科大夫

在工厂上班的张艺谋形容自己是战战兢兢,每次开会领导都会大喊一声:张艺谋可以回去了。剩下的留在那里开会。

一个被边缘化的人,必然不能真正地融入这个世界。



张艺谋在陕西棉纺八厂蓝球队时的合影

即便现在我们把“张艺谋从影四十年”的节点放在1978年他进入电影学院时,也不得不说,在电影学院的前两年,张艺谋的边缘化心态一直没有变,甚至,在那里他是被针对的。



1968年到1971年间,张艺谋在离家不远的北倪村插队三年

电影学院的张艺谋算是特招生,因为领导的一封信,年纪大同学很多的张艺谋被“走后门”进了电影学院,这下就招来了同学的不满:“摄影系的张某某”凭借“长官意志”特权入学……



这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那个时候的张艺谋觉得自己“随时可能卷铺盖走人”。

长久的不稳定与被边缘化的生活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有利有弊。

好的地方在于他会因此冷眼旁观不急不躁,即便大奖加身,即便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开幕式,他也从来没有“大师”的心态,能给清楚地认识自己。






来源:北京晚报,王久平采访张艺谋

坏的地方则在于,无论外界是怎样的不满,他依然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方向,一条路走到黑,容易陷入死胡同里不出来。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张艺谋一直是这矛盾的集合体。

有人可能会怀疑,而今如日中天的张艺谋,怎么会还有不安全感?

他执导过许多官方活动,奥运会、APEC,甚至还有各种城市旅游表演。



冬奥会北京八分钟也是让大家眼前一亮

他的作品都是大制作,从《英雄》《黄金甲》到《长城》,资源应有尽有。





但实际上,制作越大越要担心投资人的回报,在官方和资本眼里,他仍旧不过是个拍电影的导演而已。

有时候,在下层的顶端要比在上层的底端要活得更好。

这样的环境容易造成两种人格,一是阿谀奉承之辈,凭借中国式人际关系维系着身处上层社会的地位,一是孤独沉默的人,时时保持着与别人的距离,不亲近,不孤傲。

张艺谋属于后者。



主演了《一个和八个》的陶泽如对张艺谋最大的印象

这从他的片场姿态可以看出端倪,有一个很有名的段子是说他排练奥运的时候,长时间的工作负荷让工作人员疲累不堪,但大家都不敢去提意见,以至于大家私底下用短信交流:谁去给艺谋导演提个醒,吃饭的时间早就过去了……



排练之后大家疲惫不堪

但距离不代表冷漠,之前《对话?寓言2047》彩排时的录音曝光过,他一个劲地自嘲自己“与庸俗挂钩”,搞得工作人员在旁边哈哈大笑,显然,这又不是一个孤傲的状态。



在《三枪拍案惊奇》公映前,他也说自己是一个俗人

片场“吓人”,平时“亲近人”,这大概就是张艺谋的状态。



老天爷赏饭,让他看女演员的眼光一流

但显然,只要和张艺谋合作过,任何人都会佩服他,一方面是因为他敏锐的艺术细胞,一方面则是他前面所说的搏命的精神。



关于他艺术细胞敏锐这点有很多故事,他的空间感觉超强,一眼扫去就能看出投影是否偏差了几毫米,他的应变能力绝佳,在片场突降大雪的情况下还能立刻找到合适的拍摄方式。

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选谋女郎的故事。



你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张艺谋和巩俐了

众所周知,张艺谋的第一任谋女郎巩俐

一开始是不被看好的。



《红高粱》原著作者莫言曾经说他看到巩俐时异常失望,一身宽松的衣服,“完全不是心目中我奶奶的形象”。






来源:金鹰网

当时他们还拍了一张照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还被媒体翻了出来。



结果,《红高粱》异常成功,巩俐突然爆红,至今依旧在华语影坛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



后来《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又选择了神似巩俐的章子怡,之后还有长相同款的董洁

……



就在大家都以为“谋女郎”的标准面相是“巩俐脸”时,张艺谋选中了周冬雨和倪妮。

那时任张艺谋艺术顾问的周晓枫相当质疑张艺谋的决定。




出自周晓枫《宿命:孤独张艺谋》一书

但电影拍出来一看,这两位谋女郎的表现很是让她大吃一惊。




周冬雨的“纯”





倪妮的“艳”

能给敏锐地捕捉演员的特质,大概是张艺谋的天赋,胡军说他“让演员看到自己的可能性”。



但其实如果你看过张艺谋早期的摄影作品你会发现,这种能力早在他不了解摄影的时候就已经拥有,所以说,是老天爷赏饭吃。



张艺谋给当时文化部长黄镇的叩门之作之一

搏命精神则更有得说,在这一次明星们祝寿的视频里便有许多“指控”作为证据。

孙俪说他每天最早出现最后离开……



吴磊说他24小时都在工作,简直是一个“超人”。



更广为人知的是他的作息,每天晚上五点睡,早上十点起,每天只吃一顿正餐,晚上只喝一杯酸奶,而据说在拍摄《影》的时候,他连早上十点起这个习惯都提前了。



张艺谋对此解释说,他走到目前这一步只是因为幸运,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才华,“你还在虚度光阴浪费时间?说不过去。”



就像他说自己是手艺人一样,要不断磨炼自己

我想这大概是一种自谦之词,一个人有没有才华,大家还是能看得出来的,独立执导五连发,《红高粱》、《大红灯笼》、《菊豆》、《秋菊》、《活着》……



没有人敢说他走了狗屎运,但即便是这样他还能如此搏命工作,不得不说是一种工匠精神的影响。

什么是工匠精神?在我的定义里就是对细节的执着。

就拿张艺谋那部颇受诟病的《三枪》来说,因为剧组准备的辣椒面不够红,张艺谋当时就发飙了,此细节可见一斑。


后来他曾道歉说《三枪》对不住观众,可毫无疑问,在拍摄过程中,他对自己异常严格。







不为评论家拍电影

1978年,距今40年前,张艺谋因为照片的优秀而特招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也是在那一年,他接触了四月画展,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井底之蛙”,张艺谋的艺术起点,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审美与追求。



如今张艺谋的招牌:大红、团体操,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定型,他刷红标语,要比别人大,比别人更加鲜血淋漓……



但张艺谋更多的追求,比如符号的隐喻,国画的设计,则从此渗透进他的骨髓,比如《红高粱》里的日食;



以及《金陵十三钗》里的彩色玻璃窗。





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影》的物料,我们便很容易充满期待,希望张艺谋回复到以前的水准,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



但张艺谋,显然不是为所谓好评而拍电影的。

关于张艺谋对待评论的态度,向来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一是他很重视人们的评价,一是他根本不在乎人们的评价。



要我看,他倒不是不重视评价,而是他只愿意为观众拍电影,而不是评论家。




来源:南方周末



张艺谋重视观众很早以前就有迹可循,早在他下乡插队的时候,他曾经干过一件事,那就是在村子周围画了许多的巨幅毛主席画像,画完之后一个人躲在后面,听着村民对他的评论,心里暗自得意。



他插队的村里人对他评价很高

即便是到了电影学院,他拿了摄影作品去参展,也会偷偷地躲起来听大家对他作品的点评,好的坏的都认真听取。



他的第一台相机来之不易

说张艺谋顽固,恐怕没有什么道理,反而我觉得,张艺谋倒是一直走在观众的前面,为他们而拍电影。



前面几部拿奖的作品自不必说,那个年代人们渴望精神食粮,于是大口大口地喂,而等到人们注重商业,他又拍出《有话好好说》那种商业片来了。



2002年的《英雄》毫无疑问又是开风气之先,大制作、大明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特色。



而前年的《长城》呢,是张艺谋首次挑战中美合作大戏,大量运用当下热门的CG技术,算是一次创作方式的探索。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不为50年前的观众拍电影,也不为50年后的观众拍电影,他拍的电影只是给现在的观众看的。




来源:界面新闻



结语:

张艺谋是个很有才华的导演,这一点母庸置疑。

我更欣赏的,是张艺谋的态度。

勤奋、努力、自知,亲切、敏锐……同时他又和圈子保持距离,你很难看到他会主动和“娱乐”沾上什么边,观众围绕他讨论的话题,通常是作品多于娱乐。

他的工作态度也是无可挑剔,比他年轻的人,也要被他的敬业和严苛所感染。

所以在演艺圈里,张艺谋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导演,都是值得被尊敬的对象。

值此生日之际,谨表祝福。

谢谢你过去、现在和将来带给我们的震撼、美和感动。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

关注

10

粉丝

31859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9 18:14 , Processed in 0.025906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