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1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国AI人才缺口超500万人 AI领域硬骨头要高校来啃

[复制链接]
113 0


  2017年11月24日,第三届“未名对话”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和世界多所知名高校的一百余名博士、博士后与相关人士共话人工智能。图/视觉中国

  2017年9月国科大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学院”,揭开了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建设的大幕。近日,重庆理工大学成立“重庆两江人工智能学院”,不到一年,各大高校涌现出不下10所“人工智能学院”,教育部印发《行动计划》后的5月份,就有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4所高校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当下高校人工智能现状如何,领域内的定位何在,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专家表示,应冷静看待这股热潮,一流的人工智能学院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在该领域内具备源头创新能力和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能力的人才。

  此外,应根据人工智能学科自身的特点建设新的课程体系。

  ■现状

  高校为何要设置AI专业?

  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

  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曾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

  在巨大人才缺口下,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箭在弦上”。

  现任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说了这样一组数字,根据教育部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一共分为14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506种专业。在506种本科专业中,涉及“智能”的一共4个专业。“根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18年4月更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全国一共有111个一级学科,没有智能科学这个学科。”吴飞说。

  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建设人工智能学科,要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尽快在试点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增加人工智能相关学科方向的博士、硕士招生名额。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近期介绍情况时表示,在2018年认定的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布局建设了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目前,已有不下10所高校设置了人工智能学院,仅今年5月,就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所高校举行了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

  ■揭秘

  高校AI专业学些什么?

  “人工智能的学科要基于多学科交叉”

  高校里的人工智能专业对接的是未来人才的出口,人工智能专业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浙大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二姜同学,造出的足球机器人已经屡屡在国际上斩获大奖,在他眼里,人工智能专业并没有那么难。人工智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但涉及人工智能的专业,还是要学习基础的东西。“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这些都是基础,不会说抛出人工智能就重新学。我们自己在大一大二学习基础课程,大三的时候可以加入不同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学校也会提供平台。人工智能是交融结合的,像自动驾驶、语音识别,需要互联网的东西,还要有工业的结合。”姜同学说了自己的“智能”体验。

  吴飞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多年,他表示,人工智能有内核和外延,虽然它具有一定的学科独立性,但学习的内核散列在各个专业里,包括生物学科、控制学科、数学学科、计算机学科,需要把“核”融合起来,在专业设置上要有针对性,要么学术顶尖,要么学科交叉,要么针对行业,一个新的专业方向是比较必要和迫切的。

  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也告诉记者,人工智能的学科实际上是基于多学科交叉的一个基础,所以我们人工智能的研究院还保持了原来的计算机、软件、网络、电子、自动化等学科的基础。

  尤政还介绍了清华的“人工智能”经验。为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清华成立了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导小组,出台了多个支持跨学科交叉的文件。如:跨院系的教师兼职制度,计算机系的教授可以在生命学院兼职;还出台了跨学科交叉学位评定制度,对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焦点

  高校在领域中扮何种角色?

  “需要学校去做企业不愿做的事情”

  阿尔法狗、自动驾驶、大数据购物、人脸识别……这些人工智能的代表作大多是企业的作为,那么高校在此番的人工智能潮流中扮演何种角色?

  “我们要探索‘无人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寅说,“小数据学习、可解释人工智能、无监督性学习……这些‘硬骨头’都得高校来啃”。

  以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潘纲的脑机融合的大鼠机器人为例,头部插着电极的大鼠可以沿着地面上的箭头轨迹钻迷宫,大鼠头部的机器可以识别出箭头,通过电流给它一些刺激,老鼠就能按照“指令”往左、往右行走。潘纲说,对大鼠的任务训练,一个行为就要好几个月,这些项目还处于实验阶段,成本较高,应用场景不是十分明晰,企业还不愿进入。“企业不愿意做的、没法马上应用的事情,需要学校去做”。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王万良表示,企业科研追求应用,是目标导向的,会随着企业需求不断调整。而高校的环境更稳定,学科交叉协作的特点则提供了尝试的可能和空间。

  当然,高校也需要和企业成为“朋友”,把研究第一时间转换成应用。

  浙江工业大学与软件企业新建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联合基地,还成立了余杭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学校里面就有“模拟企业”,学生大一大二学习基础知识,大三就可以在学校里面“实习”。

  高校是否具备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翁恺告诉记者,其实很多高校都具备这种资质,人工智能专业很重要的一点是基础学科,很多学校都有这些基础,关键还是要进行融合。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则表示要冷静看待这股热潮,目前,能专门用于人工智能的课程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导致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只能浓缩到“高级科普”程度。但一流的人工智能学院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在该领域内具备源头创新能力和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能力的人才。

  “与其在现有学科培养体系框架下修修补补,不如根据人工智能学科自身的特点建设新的课程体系。”周志华说。

  新京报记者王俊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6 08:41 , Processed in 0.023590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