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4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5000年前“山东大汉”亮相国博 身高近两米

[复制链接]
146 0
                       
提起远古时期的人类,大多认为当时人们因生活艰辛和环境恶劣,所以身材矮小、体质羸弱,然而,山东焦家遗址的发现却颠覆了这种惯识。

据光明网7月11日报道,在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局、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上,展出了一名五千年前身高近两米的墓主。这位人高马大的“山东大汉”顿时在展区内引发人们围观。

为何五千多年前山东人就这么“伟岸”?记者采访得知,现场不仅有这位“山东大汉”,还有230余件文物珍贵展品,绝大部分来自获得“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的山东济南章丘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济南章丘区西北20公里处,南距著名的龙山和岳石文化遗址――城子崖仅约5公里,年代距今约5300-4600年。这里以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而著称,有夯土城墙、护城壕沟、大型聚落居址等设施,还有大批高等级墓葬和大量的玉器、白陶和彩陶等,在埋葬制度上形成了稳定的礼仪制度和文明化标志,也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

焦点一:

五千年前“山东大汉”身高两米,因为吃的好还是与地域分布有关?

“五千年前,山东大汉”,展厅内复原墓葬前投影着这几个大字。这位男性墓主人的身躯和随葬礼器全部经过复原,采用等比例原状陈列的方式展示当时的礼仪形式。

记者看到,这位墓主身高经实测近2米,墓口长近4米,宽2.1米,一棺一椁,内外相套,棺椁之间和人身上放置近20件陶器、玉器随葬品,其中,1件玉钺长达18厘米,表面有大片的朱砂痕迹,是焦家遗址目前所见最大的玉钺,成为当之无愧的“玉钺之王”。




男性墓主身高经实测近2米,一棺一椁,内外相套。(李政葳/摄)

而事实上,高个子在焦家遗址大墓中尤其多,类似“山东大汉”M184的大墓还有几处。“可能因为这时期处于农耕时代,广泛种植谷物和饲养家畜,食物来源更加丰富和稳定,营养充足导致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而且这些墓主人生前在部落中等级均比较高,占有的物质资源就更丰富,吃的食物又多又好,有这样的营养供应,难怪身高会如此出众。”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王月前说。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地域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总之,焦家遗址的发现让外界从全新视角重新认识古代人类体质发展状态,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这样的伟岸身材,着实引发了诸多想象,也成为耐人寻味的历史之谜。”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焦家遗址考古领队王芬说。

焦点二:

入葬不久墓葬即遭破坏,是毁墓者所为还是另有别情?

据史料记载,焦家人聚族而居。目前,整个遗址共发掘了116座大汶口文化房址,聚落形态经历了早期居住址――中期墓地――晚期居住址的三大发展阶段。早期房址多为半地穴式,晚期房址多为地面式,建筑形式由早期单间房向后期联排房子形式转变。

在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这里以夯土城墙、护城壕沟和高等级墓葬最为突出,也昭示了焦家古城成为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中心聚落;另外,城墙内发现以人作奠基的祭祀坑,显示出古城的统治者当时也是军事上的首领,在古城中拥有无上的权力。

从出土的遗址看,大型墓葬的毁墓现象比较独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毁墓多针对大型墓葬,在遗址发掘中6座被毁的大幕每座都是一椁一棺,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比较高,墓葬中墓主人的骨腿、头骨有被破坏的现象,而且陪葬的陶器、玉器也多被砸,破坏痕迹明显,应是在入葬后不太长的时间内就被破坏了。对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方面表示,这也反映了当时高层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社会生活中的风云变幻。




展览选择密集型集中展示的方式对遗存的基本构成进行表现,让参观者一进入展厅就感受到远古文化的风采扑面而来。(李政葳/摄)

焦点三:

大墓棺椁齐全,墓主人为何头骨变形或牙齿被拔?

遗址考古队透露,焦家遗址共发现215座大汶口文化墓葬,墓葬体量、棺椁葬具的形制、随葬品高低多寡等现象,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并且形成了很严格的礼仪制度。

以大型墓为代表,礼仪制度也初见端倪,大墓棺椁齐全,随葬品陶器和玉器并重,用重椁一棺、一椁一棺等形式来彰显墓主人的身份等级。比如,在焦家遗址共发现大型墓葬22座,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有两座为重椁一棺,20座为一椁一棺。这样的棺椁制度多为后代社会所承袭,并不断制度化。“高等级墓葬棺椁齐全,开启后世棺椁制度的先河。”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展览“前言”中这样写道。

另外,从出土的墓葬还可以看出大汶口时代人们的一些特殊的地域风俗。比如,头骨人工变形、拔牙、口含小球等,这些都是其他地域所不见的。




焦家遗址考古现场

针对拔牙的习俗,工作人员介绍,当时人们的拔牙年龄一般在13至21岁之间的青年时期,男女性别比例并不明显,一般拔出上颌的一对中门牙、侧门齿或犬齿,以拔除一对侧门齿的现象居多,相关研究认为,这种习俗是青春期以后男女已婚的标志之一。

为什么头骨出现裂纹或变形?记者现场了解到,这种习俗始于北辛文化,盛行于大汶口文化时期,龙山时代渐趋衰落,一般男性变形率高于女性。头骨变形的突出特点是,头骨的枕部变扁,可能是长时间卧在硬质器具之上导致的颅骨枕部扁平。

焦点四:

陶器、玉器成套陪葬,构造工艺水平水准如何?

玉钺、玉刀等多为王权象征物。大墓主人多陪葬玉刀、玉斧等重器来象征生前权力,玉镯、玉指环、玉坠饰、玉环等用于装饰人身,随葬陶器和玉器的位置固定,成套陪葬,形成严格的组合关系。

其中,大型墓M152现场展览采取了场景复原形式,以原大比例再现了两个墓的出土场面,将全部陶器、玉器等文物按被揭露时的情形加以复位,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这些高等级墓葬礼仪制度和恢宏气势。




焦家遗址出土了大批高等级墓葬和大量的玉器、白陶和彩陶高端产品。(李政葳/摄)

据了解,大汶口文化拥有十分发达的远古工艺技术,以制陶和玉石器制作最为发达。制陶业达到成熟的高度,白陶、磨光红陶、黑陶、彩陶、彩绘陶争奇斗艳,三足、镂雕、动物造型等手法多变,轮制技术普及,烧造火候高,可以生产出质地细腻的薄胎陶器。当时的陶器已采用快轮拉坯技术,制作出磨光黑陶、蛋壳黑陶和白陶器,达到古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另外,玉器制作也异军突起。既有玉钺、玉刀等礼器,也有形式多样的玉镯、玉指环、玉管、玉环、玉锥形器、玉坠等装饰品。“玉器形式古朴,造型多变,可能还处于玉器发展的初始阶段,尚未形成整齐化一的固定格式。”工作人员说。

值得注意的是,治玉水平攀升,除以钺、刀、圭等为代表的大型礼器,还有以镂雕、线刻等手法制作的复杂精美的玉饰,治玉技术和用玉制度已十分发达和成熟。另外,展览中专门增加了少量山东龙山时代的精品文物,用于体现东方工艺在本地的延续发展。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6 18:31 , Processed in 0.021847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