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8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反性骚扰,学术界与公益界应如何鞠身反省?

[复制链接]
83 0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最近,反性骚扰成为整个社会的重大潮流和话语空间的主要议题,时不时有关长江学者、博导再加上公益大佬们的曝光,让遭受高价药品、疫苗和芯片被禁等不爽事件的人们有更多机会发发牢骚,“中国学术(公益)界,真烂!”

  实际上,这一轮主要出现在学术和公益圈子中的性侵曝光,虽然是美国反性骚扰运动延伸到中国的产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和起源地美国有所不同。比较明显的一点体现在:反性骚扰运动在美国更多针对的是更加强权的人物,比如影视明星和制片公司高管、公司CEO,再比如国会议员和其他政治人物,我所在的纽约州检察长最近也因为反性骚扰运动而声誉扫地,虽然当时他正在带领全美同行通过司法手段起诉特朗普政府的种种践踏人权的行为。

  为何会有这种区别?难道是因为中国学术和公益界格外烂吗?难道中国的企业界相比学术界就更洁身自好?难道“90%以上的落马官员(中纪委多次场合都提及过这一比例)都有不正当两性关系”的作风就一定好过学术界?

  未必。

  为什么曝光集中在学术和公益界?

  这一轮曝光的性侵事件,初看令人震惊,但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不以性骚扰为耻”的文化的反映。

  之所以前不久问题集中暴露在高校教师(尤其是一些知名学者)之中,现在又暴露在公益圈子里,并且都成为媒体热点,是因为这些领域一直以来都头顶光环,不论是师道尊严,还是无私公益,都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一旦因为性侵或其他事件被爆出道德瑕癖,就会形成巨大的反差,所以能形成新闻热点。

  另外,这一轮曝光集中在公益圈和学术界,也与这个领域的受害者有关,因为她们有更多的权益意识,有更加积极的保护行为,更容易受到反性骚扰运动所倡导的女性自我保护理念的影响,并且,做出曝光后其本人受到的伤害和利益损失也相对更小――做公益,本身就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利益,学生举报导师固然要冒难以毕业的风险,但决定学生毕业与否的,也不是导师一个人说了算。


反性骚扰运动让女性不再沉默。图片来源:Pixabay.com

  毫无疑问,包括学术和公益界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应该严惩和克制性侵的行为。而且我们也看到,相比以往,学术界还算迅速(但也是在巨大社会压力下)地对当事人做出了处理。在今年年初北航坚决处理长江学者陈小武时,曾有媒体报道,过去5年学术界曾爆出12起性侵事件,但无一得到像陈小武这种被迅速解聘和剥夺学术身份的严厉处理。

  公益界的处理虽然还没有明晰,但反响已经可以看到。虽然公益组织没有党纪机构或“有关部门”,但社会捐助者这一公益组织的生命线已经做出了反应。相信接下来,这方面事态会有更好的发展。

  透视“不以性骚扰为耻”的社会文化

  虽然涉事的公益“大佬”及其组织终将会为其行为的不检点付出代价,但公众的愤怒并不能完全平息。愤怒的部分来源在于:当事人的回应很难让人满意,比如,一位当事人用喝醉了来搪塞,另一位则声称,一起合影或吃饭时,搂搂肩不算什么。这其实暴露出的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不以性骚扰为耻”的文化。

  看看这些当事人的辩解,总体上而言,不论是推脱为醉酒,还是认为拉拉手楼楼肩没什么大不了――虽然这种社交文化与走到拉手楼肩摸大腿甚至更甚的性骚扰、性侵行为并不等同,但在轻视女性、侵犯女性权益方面,它们的实质是相近的。

  长期暴露在对性暗示不以为然的社交文化中的强势男性,更有可能实际发生拉手楼肩摸大腿甚至更甚的性侵行为。在欧美,这些行为毫无疑问都会被界定为性方面的不当行为,而在中国社会,强势者其实不把带有各种性隐含、性暗示的身体、语言与目光接触行为当成性骚扰,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尤其是在社交场合相对比较熟悉的人之间广为接受的玩笑,似乎有了这个玩笑双方的心理距离就可以拉近,全然不顾这种玩笑对女性,尤其是弱势女性造成的伤害。


美国总统特朗普被批评蔑视女性。图片来源:Pixabay.com

  除了不以为然,更耐人寻味的是,当事人的表述中,似乎还透露出一层“冤”的意味:社会上有那么多人这样做,凭什么媒体和公众就盯着我们?

  我这么说,不是为涉事的学术或公益大佬们洗地,但我们确实要看到,相比其他领域,当有关性侵的新闻发生在学术和公益界时,社会压力更多是来自道德反差,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这相当于印证了对性暗示不以为然的社交文化的深入影响。

  因为,在这种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下,媒体(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都津津乐道于揭穿道貌岸然,而不是聚焦于剖析性侵文化本身的伤害和深入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是揭发出更多学界、公益界、最新又扩大到宗教界的不检点大佬,并不令人乐观。因为,这就意味着,那些没有戴上道德高帽的人,比如老板们、企业高管以及部分官员们,如果有性骚扰或性侵行为,这些行为也不会得到如此大的社会关注。而且,往往只要没有走到人证物证聚在的强奸被举报那一步,就不会受到惩罚。 希望接下来反性骚扰运动的深入发展,能不再局限在揭示道貌岸然这个层面上。

  贯彻“距离文化”很重要

  在我看来,学术界和公益界“大佬们”的不检点行为,也与公益领域长期以来忽视了作风建设,以及学术界没有认真贯彻“距离文化”有关。

  先来看看公益界。

  从被曝光的大佬们的诸如酒醉纵欲,诸如搂抱一下不算过分这样的回答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心中并没有对受害者有真正的同情,或者至少是忽略了受害者的感受。这不是说公益本身有问题,而说明,像其他任何领域一样,公益圈也应该加强作风、制度和行为的文化养成建设,让尊重女性(或尊重性弱势者)、保持适当距离、克制任何具有性暗示的语言、形体、注视等各种行为举止,像献身公益一样,成为社会尊崇的美德。

  而对于学术界,由于各种制度和习惯性的约束,无疑在常规的言行举止上,对异性弱势者的尊重要好于公益界。但这并不够。学术界还应该格外推行和引领一种“距离文化”,也就是说师生之间,要注意保持合理的距离,尤其是异性之间。


男女之间应该保持一点“距离”。图片来源:Pixabay.com

  比如,我所在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与异性学生说话要遵循很多不成文的规范,比如:敞开办公室的门,拉开距离,回避长时间注视等。成文的规范也不少,比如严禁教授或担任教学任务的助教与本科生发生性行为甚至谈恋爱,严禁他们和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研究生恋爱或发生性行为,一经查出,基本上结果就是开除(当然要经过听证程序),即便有终身教职也不能豁免。

  因为相对于公司或政府,师生之间,尤其是直系导师与学生之间其实有更多摆脱不掉的利益勾连。在这种客观存在的利益关系难以彻底去除的情况下,不论是作为弱势者的学生,还是作为强势者的老师,都可能既是不当性接触的施害者,又会成为受害者。

  当然,双方的权力关系是不对等的,学生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做施害者。但无论如何,保持恰当的、具有宣示效应的距离,既会直接防止由于不当言行或者冲动做成的直接伤害,也会通过减少让关系过分亲密发展而导致的不当性接触,从而间接避免了伤害。

  应该说,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国际化,“距离文化”已经成为不少师生之间默认的交往原则。但在体制化层面,这一行为还没有得到有组织的推广,也没有成为对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们进行行为准则教育的组成部分。

  期待着教育管理部门、媒体、NGO以及政府企业间都将推广“距离文化”作为本单位基本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7 13:27 , Processed in 0.027336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