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2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饱受霍乱折磨6年 他们决定抬起整个芝加哥建下水道

[复制链接]
120 0

  来源:SME科技故事

  每逢大雨,就必定会涌现某城市内涝成灾、切换成观海模式的新闻。

  道路中断、车辆被淹、行人无法出行、整个城市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此时,平日里不起眼的下水道也会推上风口浪尖。

  实际上,19世纪中叶的芝加哥就遇到过同样的窘境。

  不过为了修好下水道,他们疯狂地将城市里所有的建筑用螺旋千斤顶抬起来。



  而这一抬,就将整个芝加哥足足抬高了4米有余。

  没错,这听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就在芝加哥人坚定的排水信念下做到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芝加哥人在工程期间依旧正常生活。

  当然,这项工程也被视为19世纪规模最宏大的工程之一。

  被载入史册的同时,它也影响了现代规模宏伟的排水和地底支撑系统。



  19世纪中叶是美国城市化的鼎盛时期,中西部城市大规模兴起。

  靠着优异的地理环境,芝加哥积极开挖运河、建造铁路,其城市规模和人口呈爆发性增长。

  1840年还是一个不到4000人的定居点,到了1860年就已跨过10万大关了。



  芝加哥惊人的发展速度,一度成为美国城市化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

  然而,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它最初沿用的还是简单粗暴的供排水方式。

  人们当时直接从附近的河水和井水中获取可饮用的水资源。

  同时,他们也习惯于将废水、污水倾倒在地表,沟渠,等待它们被太阳蒸发或被泥土吸收。



  偏偏芝加哥处在浅层沙地,沙地的下面是不渗水的粘土层。

  所以,地面往往不能很好地吸收这些污水。

  它们最终又流回到了井水或河水中,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正所谓,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

  芝加哥很快就完成了从挖水井、引河水到建立供水公司进行供水的华丽蜕变。



  比起突飞猛进的供水方式,芝加哥的排水问题则一直停滞不前。

  由于缺乏排水措施,人们也一如既往地将产生的污水随意乱倒。

  不少人为了贪图方便,还从中夹带了像人类排泄物这样的”私货“。



  但芝加哥的地势本就较为低洼,要让污水靠太阳蒸发是不可能的。

  因此,街道上常常处于泥泞不堪的状态。

  一到下雨天,情况更加糟糕,肮脏的街道俨然变成一个烂泥坑,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沼泽中。



  平日里,疏于管理的街道也使不时出现大拥堵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缓解这一情形,当时的权宜之计是用大量的木板盖到污物上。

  可时间一长,街道下的烂泥就会使木板腐化变形,无法流走的污水依旧在上面聚集。

  街道变得凹凸不平,驾驶马车走在上面就如坐过山车一样颠簸。

  所以,大量的铺木板行动最后也只能宣告失败。



  无奈之下,政府只好派出公职人员拉着“黑色马车”前往各家收集人类排泄物,避免乱排放。

  但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肮脏的卫生环境招来了霍乱、痢疾等病魔的肆虐。

  自1849年以来,芝加哥连续6年爆发了霍乱,带走无数百姓的性命。



  据史料记载,那时18个芝加哥人中就有一个死于霍乱或者伤寒。

  虽说那时细菌学说尚未发展起来,但芝加哥人直接将矛头指向了糟糕的卫生环境。

  他们认为只要想尽办法让芝加哥的街道看起来干净,才能抑制病魔的蔓延。



  媒体也铺天盖地将病魔和污水排放绑在一起进行报道。

  迫于舆论的压力,芝加哥政府才正式建立了污水排放委员会。

  委员会也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征集排水建议,并向政府和民众募集建设资金。

  此外,他们还在全美范围内挑选最优秀的工程师来处理该系统。

  一位叫埃利斯?西伽斯伯的波士顿人脱颖而出,成为芝加哥下水道的总工程师。



  不过,在芝加哥建立排水系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异常艰巨的任务。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伽斯伯搜集了许多城市的下水道工程,尤其是英国的城市。

  一开始,他提供了一种方案,在芝加哥地底下挖掘隧道。

  在地下深处修建下水道,形成人造降坡,通过重力将污水排出。

  可不像其他大城市,芝加哥本身地势低洼,只比河面高3-4英尺。

  这样的地面高度不足以安置这样尺寸的管道,而且这样做的成本非常昂贵。


芝加哥河

  大多数工程师只好建议直接将排水管道铺设在现有路面上,再在管道周围填上填充物。

  但这样做最可能造成的效果是因地势原因导致排水效果不佳。

  抛开人力物力不谈,它还可能在雨天的时候造成水流倒灌,反过来淹没整个城市。



  经验丰富的埃利斯想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替代方案。

  既然人类无法改变芝加哥河的水位高度,那就只能提高街道现有的高度了。

  于是,他建议将街道抬高到12-16英尺,但该想法遭到了芝加哥居民的强烈反对。



  在他们看来,这更像是在天方夜谭,甚至认为这是在进行一场血腥谋杀。

  媒体也对芝加哥崛起计划进行嘲讽,这一计划就好比有人想通过拉扯自己的鞋带来将自己提起来那样可笑。

  可在污水治理上毫无头绪的芝加哥政府,居然破天荒地同意将街道抬高4英尺。

  在埃利斯的坚持下,市议会最终还是决定将街道允许抬高11英尺,以此来铺设下水道。



  伴随着排水管道的铺设工作,抬高地面的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归功于浅土层的地势,芝加哥的空地上被填满了填充物,很容易就达到了新的高度。

  而一些老旧的建筑也被推倒重来,土地被垫高了。



  然而,市中心的建筑大都是砖制的。

  当时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要想抬高是极其困难的。

  可随着空旷的街道被抬高,这些楼房的第一层也变成了地下室。

  这种情况激怒了这些房子的所有者。

  为此,他们联合起来奋力反抗,甚至将委员会告上法庭。



  不过,这项排水工程是政府同意下进行。

  因此,这些居民只能将哑巴吃黄连一样,再苦也得自己咽下去。

  直到一种抬高砖制建筑的方法被发明出来才化解了人们愤懑的心情。

  这一方法是在建筑物的地基处安置厚重的原木来承接墙的重量。

  接着在下面安装一系列的螺旋起重机。



  当在同一时刻转动这些螺旋起重机时,整栋建筑就会迫于压力被抬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剩下的空间则用石块和砖块填满就大功告成了。

  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当时芝加哥的房子和地基并没有刚性连接。

  就算是大型的建筑也会有石头贯穿其中,而且石头并非一整块,所以容易分离。



  芝加哥第一栋被抬高的建筑便是特雷蒙特酒店。

  当时工程师设法将五千个螺旋千斤顶放在这座建筑物下面,并雇佣了五百个工人。

  每个人各自照看十个螺旋千斤顶。

  当他们看到启动信号之后,就迅速将螺旋千斤顶的螺丝拧高。

  迫于压力,这座建筑物也就顺利地被抬升起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酒店还照常营业,里面住着的客人都没能意识到自己的脚底下发生什么。

  唯独一位细心的客人注意到从街道进入酒店的前台阶每天都变得越来越陡峭。

  而当他退房时,原本高他几英尺的窗户已经跟他处在同一视线上了。

  这还不算什么,最震撼的还是用螺旋千斤顶同时顶起一个长达98米的街区。

  据相关统计,这次被抬升重量就达3万5千吨之多。

  虽说这个工程花了5天时间,但期间对这个商业区没有造成丝毫影响。

  除了停下来看观摩这个工程以外,人们像往常一样生活,街上的商店也正常营业。



  用类似的方法,当时一些较小的建筑(尤其是房屋)在抬升的过程中还被转移到新的地点。

  一位来自苏格兰的旅行者表示,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有房子会被整个移走,只在芝加哥待了一天,就看到了九栋。

  就这样,一座座建筑被大批工人用螺旋千斤顶抬起来了,整个市平均被抬高了接近10英尺。



  而工人们也顺利在建筑物底部安装下水管,并将其连接到芝加哥河附近的垃圾堆填区。

  当下水道工程结束后,芝加哥成为全美第一个拥有现代化下水道系统的城市。

  随着排水系统的开放和运行之后,芝加哥的排水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虽说这项工程并没有让芝加哥排水问题一劳永逸,但它的建设经验也被其他大都市借鉴。

  同时,大胆的抬升工程也间接催生了一个美国规模宏大的地底支撑系统。

  之后,地铁、地下人行道、光纤等地下工程接连诞生了。



  历史的进程中,如果没有像这样大胆创新的芝加哥人出现,也还会有别的超级城市迈出这一步,只不过可能少了一段抬起城市的传奇罢了。

  *参考资料

  Raising of chicago。 Wikipedia,2018.06.22

  Bessie Louise Pierce, As Others See Chicago; Impressions of Visito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3, reprinted 2004。 Page 100。

  Raise the rent, lower the wages―and when workers strike, send in the troops

  Chicago Was Raised Over Four Feet in the 19th Century to Build Its Sewer

  董俊。 19世纪中期芝加哥供排水系统的建设与城市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4。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7 20:48 , Processed in 0.019844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