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1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国科大科教融合之路:四十年四代人的坚守

[复制链接]
113 0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8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为国科大)迎来了40岁生日。

  四十则不惑,国科大的“不惑”,就是历经四十载的探索实践,愈发坚定了对科教融合办学模式的信念。

  在这里,我们讲述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四代科研人员的故事。

  他们是师生,传承着科教融合、教学相长的血脉;他们是同事,分享着科教融合、一树百获的硕果;他们是样本,昭示着国科大科教融合的运行轨道和内在机理。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他们的故事里,你或许更能理解国科大坚持科教融合,坚持的究竟是什么。

  北京怀柔的初秋,比其他时节更明净清朗。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张健的心情,也因为一个好消息而愈发灿烂。

  就在前不久,他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今年38岁的陈石研究员,被提拔拟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9月17日,雁栖湖校区刚刚举行过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简称地学院)四十周年纪念大会的开幕式。

  午休时,两位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老师微笑着走向张健,感谢他对这位新晋副所长的悉心培养。

  转眼间,张健已经在国科大任教15年了。就像这个美丽的秋天一样,他也逐渐迎来了桃李丰收的季节。

  除陈石外,张健招收的第一个硕博连读毕业生高翔,30岁那年就成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特聘研究员。

  “我们实验室十多年的科教融合实践,如今开花结果了。”张健说。

  如果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可以追溯到两个礼拜前亚马孙热带雨林里一只蝴蝶的振翅,那么,如今张健门下的累累硕果,也可以追溯到15年前石耀霖院士创建中科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可以追溯到40年前,国科大的前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的成立,同年,研究生院成立地学教学部(简称地学部),协调管理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等9个单位地学口的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科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将培养人才与科研紧密结合。依托各个研究所培养研究生,研究生院承担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研究所负责学生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指导。

  李政道、刘东生、彭桓武、管惟炎、邹承鲁、张文佑、傅承义、童第周、叶笃正等赫赫有名的科学大家,纷纷登上研究生院的讲台。

  忆往事,知今日。

  40年间,尽管研究生院三迁校址,三易其名(2000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但 “科教融合”的基因早在萌芽之初,便已写入了国科大的每个细胞,从此代代传承,从未磨灭。

  走进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条“科教融合”的根系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科教融合1.0:筚路蓝缕,开疆拓土

  《中国科学报》记者眼前的张健谦虚幽默,他把自己比作两座驼峰之间承前启后的那副驼鞍,继承了中科院院士石耀霖的大家衣钵,也托举着诸多优秀学子。

  1988年,石耀霖结束了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习和博士后研究工作,举家回到祖国,在研究生院地学部担任副教授。

  当时的地学部授课教师中,有来自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一代泰斗刘东生院士,他提出了黄土的“新风成说”,使得中国黄土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三大自然档案之一。

  还有比石耀霖大3岁的刘嘉麒,他深入野外,考察了中国14个省的新生代火山分布的地质地貌特征;大石耀霖4岁的陈运泰,主持着我国第一支用宽频带数字化地震仪装备起来的近震源强地面运动观测的工作……

  石耀霖在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受限于实验室和经费条件,新工作举步维艰。但他开设的“地球动力学”课程刚刚讲了一个学期,就被评为研究生院的优秀课程。

  他选择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美国出版教材,敦促学生仔细阅读并撰写报告,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们多阅读英文原版资料和期刊,让他们的学习始终紧跟国际前沿。

  第二年,石耀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第一笔资助,课题是“青藏高原动力学和热演化的三维数值模拟”。

  在这笔经费的资助下,他对青藏高原热演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藏南热壳冷幔和藏北冷壳热幔的新见解。从这个项目开始,石耀霖在国内的科研事业迅速步入正轨。

  1994年,任教满5年的石耀霖获得博导资格。1995年,张健成为他招收的第一名博士生。这一年,研究生院校部只招收了3个博士新生,物理、化学、地学专业各一名。

  这时候,研究生院科教融合体制还处在最初级的1.0版本时期,研究生院邀请中科院研究所的研究员与本部老师共同授课,完成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生学完基础课后回到各自的研究所,在导师指导下继续接受科研训练和培养。

  张健说:“我上学的时候,对科教融合的体会就是,研究所和校部两方面的老师都来给我们上课。”

  石耀霖属于研究生院本部的教授。

  当时,石耀霖刚刚拿到一个15万元经费支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下,课题、经费、学生都到位了。石耀霖决定把张健放在自己的项目里“养”。

  张健的工作是研究类地行星的热演化及其内部动力学。

  所谓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和金星,都拥有以硅酸盐石为主的地壳和以铁为主的金属核心。

  在当时,地球之外其他类地行星的数据很少,可供他们利用的研究资源非常匮乏。就连美国的“勘探者号”,也要再等9年才能登上火星搜集数据。

  石耀霖师生只能以地球的参数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手段去作研究。

  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这个项目仍然产出了很多重要成果。而张健也伴随着课题迅速成长起来。

  作为石耀霖当时唯一的弟子,张健也充分享受到了近乎亲情的师生情谊。工作繁忙的时候,两人常常一同加班到12点。师母一到逢年过节,便端着饺子来探班。

  “我和石老师就停下来,一起吃顿饺子,吃完再继续干活。”张健不无怀念地说。

  张健博士毕业后,到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做了两年博士后,又去石老师曾经留学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两年。

  2003年,他回到石耀霖老师的课题组,并被任命为地学部的党总支书记。

  这时的石耀霖已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地学部主任。有趣的是,他这几年并没有招收新的学生,整个实验室还是只有两个人的“师徒店”。

  在石耀霖心中,有一个酝酿了好多年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建立我国第一个计算地球动力学工作站。

  张健至今记得那一年春节,他和石老师顶着寒风,从基础筹备做起,一点一点建立一个全新的实验室。他们甚至专门跑到中央音乐学院去考察厕所、拍照,据此向施工方提出相关设计要求。

  中科院院士叶大年来参观时,也曾对这些细节的用心赞叹不已。

  2003年4月,中科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当时只是研究生院地学部的一个实验室。

  2010年12月30日,中科院正式批文,将该实验室纳入院重点实验室系列,并于次年揭牌运行。

  当初只有一台机器、几名科研人员的工作站,如今已然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我国地震监测和预测研究的重要科研力量。

  “如果没有这个实验室,地学院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一直是国科大最强大的专业之一。”张健自豪地说。

  在去年完成的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地学院共有4个学科被评为A+,地球物理学就是其中之一。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9 13:46 , Processed in 0.049783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