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3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天眼”招聘难:一流工程需一流待遇

[复制链接]
137 0



  我国科研经费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囊中羞涩,厚待科研人员也不会是多艰难的事。

  据科技日报报道,明年上半年将接受国家验收的“中国天眼”FAST面向全国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才招聘。然而,开出的10万元年薪却是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10万元年薪算不上高?比对一下就一目了然了。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贵州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6万元,而(国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工作人员为8.9万元,全国的则是9.7万元。

  从此组数据来说,“中国天眼”科研人员的工资不算低,但要是再与一些热门行业,如电子、半导体领域等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年薪相比,这样的薪酬待遇又实在太低。这也符合当前一些基础性、偏冷门领域的科研人员的生存现实。但公众疑惑的是,像“天眼”这样高大上的科研项目,为何也遭遇人才招聘困难?这样一个中国一流的科研工程,为何只开出10万元的年薪?

  就“中国天眼”来说,尽管其所处的环境相当好,报道称其为“都市后花园”。这里有星级酒店般的住宿环境、花园式的办公场所,看上去这些是让很多大城市白领羡慕的“环境”,但这种看得见的环境却难以转化为更多科研人员可以感受到的“获得感”。何况这里的确山高水远,还有诸多苛刻的工作要求,如要求科研人才能够长期在FAST现场工作、英文水平良好,有部分岗位还要求能够胜任夜班工作。

  工作枯燥,加上地理位置偏僻,物理上的“与世隔绝”,遇上这样的低年薪,难以吸引到在互联网影响下的年轻人也就不“出人意料”了。

  诚然,像FAST驻地观察研究这类基础科学,靠的是长期积累,难以快速直接转化出成果,说不定将来还能成为该领域的“大熊猫”式科学家,巨大的想象空间又似乎有点吸引人。但市场经济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只靠科研情怀许诺未来难以吸引年轻人了。

  当下中国科研单位的薪酬体系也应该与市场接轨。只有改善和提高如“中国天眼”一类基础性、偏冷门科研领域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才可能吸引到互联网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投身于其中。

  当然,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体制机制也正在进行。今年7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这足见我国政府对于改善和提高科研人员薪资待遇的迫切,也在进一步抓落实。

  重要的是,我国科研经费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囊中羞涩,厚待科研人员也不会是多艰难的事。10月9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投入R&D(研究与开发)经费176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这表明我国的研发投入结构逐渐向好,资源配置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因此,对于一些关键的,前瞻性的科研领域理应投入更多的科研资金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而像“中国天眼”这样具备世界一流硬件设施的科研工程,自然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一流薪资待遇,如此方能吸引到一流的人才,有更大可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从而为我国在外太空的探索工作做好铺垫。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9 15:21 , Processed in 0.018562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