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3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江湖仍在,永失金庸

[复制链接]
236 0


金庸。来源:视觉中国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综合编辑 |武昭含

  据香港文汇网10月30日报道,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镛)当天下午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享年94岁。消息一经发布,震荡了两岸三地。

  从1955年使用笔名“金庸”连载武侠小说处女座《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金庸总共写了15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瑰丽奇幻的梦想,为武侠小说史乃至中国通俗文学史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根据保守估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已经超过了3亿册,翻拍或者跟他作品有关的电影电视粗略统计也已经超过100多部。

  金庸的逝世,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影响了一代人的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与黄?、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继承了古典武侠技击小说的写作传统,又在现代的阅读氛围中对这一传统进行了空前的技法与思想革命,开创了“新派武侠”的风格,被喻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六十年来,其作品在风靡了全球华人世界的同时,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家炎曾称赞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学者陈平原曾在一篇名为《超越雅俗》的文章中称,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武侠小说家,金庸的成功对世纪末中国文坛和学界都有极大的刺激――雅俗之争、大小传统之别、高等与大众文化的分野,由于《笑傲江湖》等小说的出现,变得非常复杂。因此,他的贡献在于超越了雅俗与古今。

  多年来,金庸的武侠故事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他笔下书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也不仅仅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是一种侠骨柔肠的情怀,一种对于快意恩仇的向往。

  李开复曾在自传中写到他对于金庸的喜爱,他在美国上学期间,一直在看金庸的小说,把每一本金庸小说都读了整整五遍。

  花名“风清扬”的马云亦是不折不扣的金庸迷,他熟读金庸的武侠小说,阿里巴巴办公室以金庸小说的武林圣地命名:办公室叫“桃花岛”,会议室叫“光明顶”,洗手间叫“听雨轩”。阿里巴巴的价值体系,先后被称为“独孤九剑”和“六脉神剑”。

  2000年,马云托朋友代自己在香港约见自己的偶像金庸,他说当时自己激动了几天,买了他的书,兴冲冲地期待着与金庸见面和签字。

  2014年,马云提到有一次到金庸澳大利亚的家里做客,看到他家中满满一间的书,问:“这些书你全都看完了吗?”金庸笑道自己从不看书。

  但是在闲聊时,金庸却能对各种历史话题完完整整娓娓道来,让听者目瞪口呆。马云问了金庸的太太后才知道,原来金庸所说的“从来不看书”,是因为他早已把这一屋子的书都看完了。


来源:马云微博截图

  企业文化深受金庸武侠小说影响的阿里巴巴,淘宝官方微博30日晚21:20分发文悼念金庸:“江湖仍在,永失我爱……”

  淘宝网官方微博晒出满满回忆:2004年金庸到访淘宝办公室,马云、彭蕾、金建行等阿里“十八罗汉”请金庸题字,金庸写道:“宁可淘不到宝,决不能弃诚信。宝可不淘,信不能弃。”


来源:淘宝微博截图

  唐人影视总裁蔡艺侬在缅怀金庸的微博中提到了2007年拍摄《射雕英雄传》背后的一段故事。2006年《射雕》因男主胡歌发生车祸而停拍,电视台签约后终止付款,导致唐人现金流中断。2007年《射雕》复拍后有人提醒蔡艺侬版权可能已经到期,已有新的公司在谈《射雕》版权。蔡艺侬当时通过银河出版社总经理Peggy约见金庸,金庸听完事情始末后免费续唐人影视一年版权,当下签字盖章,并让Peggy停止与其他公司签约。同时为《射雕》剧组手书鼓励,并寄语胡歌“渡过大难,将有大成,继续努力,终成大器”。


来源:蔡艺侬微博截图

  虽然作家王朔曾批评金庸小说是现代社会四大俗之一(还包括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四大天王),但金庸倒不觉得这是一个坏的批评,他说俗就是接近很多人,或者很多人喜欢它。

  确实如此,金庸的武侠小说受到了社会各阶层读者的欢迎,他曾获得了两岸三地最高领导人的接见,也被普通的男女老少所喜爱。

  “一流老板”

  著名科幻小说家、金庸好友倪匡称,金庸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最有钱的文人,成就他的除了才华,还有敏锐的赚钱天赋。金庸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标杆性人物,在1992公布的香港百富榜上,金庸以12亿财富位列第64位。金庸是有史以来中国文人第一个亿万富豪,单凭写作创造了财富史上的奇迹。

  金庸的经商之路始于创办《明报》。1959年,查良镛出资8万,沈宝新出资2万,共同创办《明报》,每日出版一张。创刊初期,《明报》只有六千份的发行量。在困难的时候,所有职员的的薪水都打了八折。金庸说,“是大家和我一起捱了下来。”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当时金庸的武侠在《商报》上连载已拥有大量读者。许多人为了看金庸武侠,开始关注《明报》。慢慢地,金庸的武侠小说打稳了《明报》基础,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

  虽然在倪匡眼中,金庸是“一流好友,九流老板”,但金庸自认为自己是“一流老板,九流朋友”。在担任老板的30年时间里,金庸将《明报》塑造成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此后,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91年1月23日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当年3月2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明报集团1990年度的盈利高达七千万元,到1991年度接近一亿元。90年代初期,金庸以10亿港币的价格卖掉了《明报》。

  金庸还擅长制造IP。作为最早触电的作家,金庸的大部分作品被多次拍成了影视作品。而且金庸是一个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营销高手,他为了打开大陆市场,自己做营销,当时他用1元版权费悬赏最好的导演与演员翻拍《笑傲江湖》,唯一的条件是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虽然看似金庸损失了版权费,但《笑傲江湖》的播出掀起了新一轮年轻人对金庸小说的追捧,其效应远远超过了一部小说的版权费。

  除此之外,金庸还有另一个身份。据天眼查数据,金庸(查良镛)唯一参股公司是杭州金庸书友会有限公司。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对金庸作品的改编、开发等。 据N十财经报道,查良镛不仅是杭州金庸书友会有限公司的董事,还是其股东,认缴出资额为75万元人民币。

  而在股东明细中,还包括了北京吉利国际教育有限公司、杭州文星广告制作有限公司、文汇出版社。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吉利国际教育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正是李书福。据人民网报道,2003年7月26日,金庸曾为杭州金庸书友会的成立和《金庸茶馆》杂志(《新读写》增刊号)首发造势。

  参考资料:

  《金庸逝世 他的财富也成江湖传奇》,N十财经

  《金庸的财商和情商:中国文人中第一个亿万富翁》,李光斗观察

  《武侠小说家金庸去世 享年94岁》,界面

  《94岁金庸先生逝世: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李月亮

  《阿里追忆金庸:他曾在淘宝给马云题字“宝可不淘,信不能弃”》,澎湃新闻网

  《又一位大师离我们而去!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岁》,互联网思想

  《明报》,百度百科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9 15:26 , Processed in 0.021830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