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7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复制链接]
173 0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丹参多酚酸盐,是一种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造福2000多万患者的创新中药。

  其领衔研发者,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逸平。

  而他自己,是一个与病魔“鏖战”了25年的病人。

  2018年4月11日,为新药研发鞠躬尽瘁的王逸平,在办公室溘然长逝,年仅55岁。11月16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王逸平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2年11月6日,王逸平研究员(左)与宣利江研究员(右)在办公室合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供图

  “假如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你会做些什么?”

  这是过去25年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逸平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今年4月11日,上海刚刚有了春天的气息,王逸平在一如既往的剧痛中给自己注射了救命和止疼用的针剂。

  逐渐加大的剂量,已经为他争取到了25年的宝贵科研时间。这25年里,他研制的中药丹参多酚酸盐成功拯救了2000多万名心血管疾病患者,他也被誉为“中药现代化”的奋进者。

  他一直在想:“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但是,这一次,再也没有时间了,55岁的王逸平倒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他迈进百草园为中药现代化拓荒

  “医生,救救我,我不想死!”30多年前,一位病危的老大爷紧紧地抓住了在医院实习的王逸平的手。

  这句话,改变了王逸平的人生轨迹。

  1963年2月15日,王逸平出生于上海一个平凡的家庭。1980年,他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学院)攻读医学专业。

  老大爷的话让王逸平心酸。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就无法治病救人。最终,王逸平决定,从临床医生转做新药研发。

  带着这样的愿望,1988年,王逸平药理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994年,工作不久的王逸平,迅速成长为所里最年轻的课题组长。

  也是在这一年,立项已两年的丹参多酚酸盐项目进入药理学研究阶段,王逸平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宣利江由此成了一辈子的合作伙伴。

  丹参,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活血化淤良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但是,丹参中的有效成分是什么、药效怎样才能更加稳定,一直是个谜。

  为了让这种中药更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王逸平和宣利江一起努力了13年。

  “当时我找到了他,把我们分离得到的一些水溶性的成分送给他进行活性筛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前人没有认识到的活性成分,以此为基础,我们开始了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宣利江说。

  在丹参多酚酸盐的整个研发过程中,王逸平大胆尝试,小心验证,用现代化手段克服了中药有效成分不明确、质量难以控制等弊端,使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创造出“第一次用近100%的有效成分研制中药注射剂”“第一次用丹参乙酸镁作为丹参注射剂质量控制核心”“第一个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评价临床疗效”等多个“国内第一”。

  不仅如此,药物上市后,为方便更多患者使用,王逸平和宣利江还一起朝着研发口服制剂方向继续努力。

  如今,新药丹参多酚酸盐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2000多万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医药品种,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他写下185篇抗病日记以身许国再战一回

  1993年,就在王逸平参加丹参多酚酸盐研制的前一年,他被确诊为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尚无根治办法的肠道免疫疾病,患者经常有难以忍受的腹痛,同时还会出现腹泻、肠梗阻等症状,并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问题。

  克罗恩病漫长而熬人。即便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也很高,而且,随着病变范围扩大、病症侵袭增强、病程延长、年龄增长,死亡率也会相应增高。

  和克罗恩病一样,王逸平所从事的新药研制工作同样漫长而熬人。科研人员往往要筛选几万个化合物,才能确定有效成分。

  抵抗病魔和研究新药,都是九死一生。在这两条九死一生的道路上,王逸平不服输。他经常微笑着激励自己也激励学生:“关键要有耐力、坚持,再战一回。”

  为了节省更多的科研时间,曾经学医的王逸平一直自己给自己治病。

  “不能被这个病吓住,精神上越紧张,病情发展得就越快。”王逸平曾经说。

  2009年,王逸平病情加重,他也开始对自己病情发作情况和用药情况进行记录。

  “2009年,对我是个特殊年份。今年初,我的克罗恩病又严重起来,开始影响工作和生活。”王逸平在日记中的扉页上写道。

  就像在给其他病人写病历一样,王逸平严谨而克制。这本日记一共185篇,提到了42次疼痛、6次便血,还有数不清的头晕、腹泻。

  在疾病的折磨下,他的体重常年不足百斤,好几次在外出差时突然发病,腹部剧痛、便血虚脱。他出差的背包、办公室的冰箱里,都备着应急解痉止痛针。

  每况愈下的身体,让王逸平感觉时间更加紧迫。为了实现新药研制的梦想,王逸平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塞进了实验室。

  “他比我们学生还勤奋,早上7点20分到7点半左右就到所里了,晚上他一般10点半跟我们一块儿走,甚至很多时候11点才回去。”王逸平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李惠惠回忆。

  他默默做着科研把最美好的留给人间

  王逸平的很多同事和学生,是在他去世后,才知道他得了克罗恩病。

  他们突然明白了,难怪王老师经常说着话就蹲了下去,难怪王老师有时候会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难怪王老师聚餐时总是笑盈盈地张罗大家多吃而自己却不怎么动筷子……

  他的学生们记得,如果实验室里有学生生病了,王逸平会组织实验室成员集体去探望,逢年过节,他还会给学生发放补助,并叮嘱学生给父母带一些礼物表达心意。

  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在王逸平去世后,才知道他曾获得过那么多荣誉。

  丹参多酚酸盐的成功研制,让他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此外,他还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可是,每一次,他总是回到办公室里,默默地把这些证书、奖状锁进抽屉,然后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实验室里,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荣誉和头衔都是虚的,新药研发是实的,课题组工作是实的,做人是实的。”王逸平曾经这样跟知情的同事说。

  王逸平一辈子没有出国留学经历,也没有人才头衔和“帽子”。但病痛中的他,在做出丹参多酚酸盐的同时,还默默地主持了抗心律失常的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的药理研究,构建了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和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了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

  很多人直到从殡仪馆回来的那天才发现,在王逸平与死亡赛跑的25年里,他都在用最平凡的科研人生支撑着一份惊天动地的事业。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救世济人更加惊天动地呢?

  从殡仪馆走出来,站在黄浦江边,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原党委副书记厉骏写下这样的句子:“那天黄昏,我看到了壮丽的晚霞,我在心中告慰逝者,你为苍生谋福,历尽艰辛,又将彩霞般的灿烂笑容,留下来陪伴我们,我们会在有晚霞的时候来看你。”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如果不是被追授了“时代楷模”称号,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知道王逸平的名字。

  和无数隐姓埋名的科研人员一样,王逸平在平凡的科研岗位上坚守了一生。

  他献身科学、牢记使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渴望着为百姓研制出更多疾病首选药,还期盼着中华民族“新药梦”和中药现代化的目标能够早日实现。

  他严谨细致、追求卓越。对每一个科研项目和数据,都一丝不苟、反复验证。他视团队合作为新药研究的必经之路,真诚无私地与所有合作者一起研发新药。面对九死一生的创新道路,他用“再战一回”的信念激励自己,也激励着别人。

  他坚韧执着、只争朝夕。面对日益加重的病情,25年如一日,独自承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病痛,最后依靠加大用药剂量和自己注射止痛针换取宝贵的科研时间。

  他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他将所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做中国自己的新药,在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中,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用一段平凡的生命拯救了数千万生命,成就了无憾人生。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像王逸平一样的科学家,他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燃烧生命;他们干着惊天动地的大事,却选择隐姓埋名。

  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科学家黄大年、“天眼之父”南仁东、援藏的植物学家钟扬、扎根太行山的农民教授李保国……这一个个温暖的名字,照亮了中国前行的梦。

  正如一首歌所唱:“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9 23:34 , Processed in 0.034471 second(s), 31 queries .